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塞上聞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賞析   前二句寫的是實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馬的時節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開篇就造成一種邊塞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這與“雪凈”、“牧馬”等字面大有關系。那大地解凍的春的消息,牧馬晚歸的開廓的情景使人聯想到《過秦論》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則“牧馬還”三字似還含另一重意味,這就是胡馬北還,邊烽暫息,于是“雪凈”也有了幾分象征危解的意味。這個開端為全詩定下了一個開朗壯闊的基調。   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樓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懊坊ê翁幝洹笔菍ⅰ懊坊洹比植鹩,嵌入“何處”二字,意謂:何處吹奏《梅花落》?詩的三四句與“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意近,是說風傳笛曲,一夜之間聲滿關山,其境界很動人。   三四句之妙不僅如此。將“梅花落”拆用,又構成一種虛景,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這固然是寫聲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設問出之,虛之又虛。而這虛景又恰與雪凈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虛實交錯,構成美妙闊遠的竟境,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畫手也難以畫出的。同時,它仍包含通感,即由聽曲而“心想形狀”的成分。戰士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鄉的情調。不過,這種思鄉情緒并不低沉,這不但是為首句定下的樂觀開朗的基調所決定的,同時也有關乎盛唐氣象。詩人時在哥舒翰幕府,同時所作《登隴詩》云:“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正是由于懷著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種豪情,筆不的詩方能感而不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296236.html

相關閱讀:《夏冰歌》(作者-韋應物)唐詩賞析
《門有車馬客行》(作者-李白)唐詩賞析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孟浩然唐詩賞析
《贈李頎》(作者-王維)唐詩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