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幽州夜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注釋  、庞闹荩汗胖菝。轄今北京、河北一帶,治所在薊縣。  、聘咛醚纾涸诟叽蟮膹d堂舉辦宴會。  、沁t暮心:因衰老引起凄涼暗淡的心情。  、葎ξ瑁何鑴Α   ⑸笳:即胡笳,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種樂器。   [6]邊城將:作者自指。時張說任幽州都督。 譯文   幽州地處北方,晚上涼風吹起細雨綿綿,寒冷之氣襲來,使樹林蕭瑟。軍中的高堂之上,正在舉行宴會,使我暫時忘掉了自己的遲暮之心。軍中的娛樂是仗劍而舞,邊塞的音樂是胡笳的演奏聲。如果我不做這邊城的將領,怎么知道皇上對我恩遇之深呢。 鑒賞   據《新唐書?張說傳》: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初,張說為中書令,因與姚元崇不和,罷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后以右羽林將軍檢校幽州都督。都督府設在幽州范陽郡,即今河北薊縣。此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詩中描寫了邊城夜宴的情景,頗具凄婉悲壯之情,也委婉地流露出詩人對遣赴邊地的不滿。   全詩以“夜飲”二字為中心緊扣題目。開始二句描寫“夜飲”環境,渲染氣氛!皼鲲L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值秋深風涼之時,在幽州邊城的夜晚,風雨交加,吹動樹林,只聽見一片凄涼動人的蕭瑟之聲。這一切,形象地描繪出了邊地之夜的荒寒景象。第二句還暗用了宋玉《九辯》中的詩意:“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益發渲染了詩句中悲傷的色彩。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悲愁的心緒,已經見于言外。而這“夜飲”,就是為了要驅走這惡劣環境帶來的悲苦,宴會還沒有開始,從著力渲染、暗示中,已經給“夜飲”罩上了一層愁苦的陰影。   第二聯緊接一、二句,進入“夜飲”,抒發詩人的感嘆:“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正”字接轉巧妙,緊承首聯對環境的描寫,同時也自然地轉入到宴會。詩人說:正是在這風雨寒冷的夜晚,我們在高敞的廳堂中擺開了夜飲的筵宴,但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又豈能忘卻自己的衰老和內心的悲傷呢?“能忘”句以問句出之,將詩人內心的郁勃之氣曲折地表露了出來。這種遲暮衰老之感,在邊地竟是那樣強烈,揮之不去,即使是面對這樣的“夜飲”,也排遣不開。詩中化用了屈原《離騷》句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睂⒃娙诵囊獗磉_得更加婉曲、深沉。第三聯,隨著宴會開始,并逐漸進入高潮的時候,詩人的情緒也隨之興奮起來,詩情也有了亮色:“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痹诙级礁难鐣g,軍士們舞起劍來,那矯健剛勁的舞姿,慷慨雄偉的氣魄,令詩人為之感奮!妒酚?項羽本紀》中項莊說:“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蔽鑴κ菫榱酥d,增加席間的歡樂氣氛。一個“宜”字,傳出詩人對劍舞的欣賞。但接著吹奏起胡笳時,那嗚嗚的聲音,使席間短暫的歡樂頓然消失,而充溢著一片悲涼的情調,詩人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塞上本來就多悲涼之意,與詩人的遠戍之苦、遲暮之感,融合在一起,成為心靈上的沉重的負擔,詩情在稍稍有了亮色之后,又忽然黯淡起來。這一聯在豪壯中寓悲涼,在跌宕起伏中展現出詩人難以平息的滾滾思潮,直至引出最后一聯。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這十個字鏗鏘有聲,似乎將愁苦一掃而光,轉而感激皇上派遣的深恩,以在邊城作將為樂、為榮。實際上這最后一聯完全是由上面逼出來的憤激之語,他將對朝廷的滿腹牢騷,隱藏在這看似感激而實含怨望的十字之中,像河水決堤似地噴涌而出,表現了思想上的強烈憤慨和深沉的痛苦。清人姚范評論說:“托意深婉。”(《唐宋詩舉要》引)這一聯的確托意遙深、措語婉曲,可謂“得騷人之緒”,寄寓著詩人悲憤的感慨,它與首聯的悲苦的邊塞荒寒之景,恰成對照,相得益彰。全詩以景起,以情結,首尾照應,耐人回味。   詩歌在語言上遒健質樸,寫景之語,并無華麗之辭,與邊塞情調極為相稱。遣詞用字也十分精當,例如“吹”、“動”、“宜”、“重”這些字,看似一任自然,實際經過認真錘煉,用得恰到好處,對寫景、抒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gushi/521225.html

相關閱讀: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門有車馬客行》(作者-李白)唐詩賞析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孟浩然唐詩賞析
《贈李頎》(作者-王維)唐詩賞析
《夏冰歌》(作者-韋應物)唐詩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