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軾《水調歌頭》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宋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水調歌頭》原文

  詩人:蘇軾 朝代:北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會。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譯文

  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風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愛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轉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么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愿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水調歌頭》賞析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宮。下片寫賞月后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游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后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于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songci/305679.html

相關閱讀:《疏影?梅影》周密詞作鑒賞
《千年調?卮酒向人時》辛棄疾宋詞賞析
《生查子?獨游雨巖》辛棄疾宋詞賞析
陳亮的詞集
張孝忠的詞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