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宋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蘇幕遮⑴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⑵。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⑶。   黯鄉魂⑷,追旅思⑸,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詞句注釋  、盘K幕遮:詞牌名。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撇ㄉ虾疅煷洌航ㄖ匣\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煙本呈白色,因其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欠疾轃o情,更在斜陽外:意思是,草地綿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陽更遙遠!胺疾荨背0抵腹枢l,因此,這兩句 有感嘆故鄉遙遠之意。  、洒鲟l魂: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神。黯,形容心情憂郁。語出江淹 《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開羈旅的愁思。追,追隨,這里有纏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緒,情懷。   白話譯文   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綿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蒼翠寒煙。群山映斜陽藍天連江水。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天邊。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在好夢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其先?(今陜西?縣)人,后徙蘇州吳縣(今屬江蘇)。公元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加政事,又曾出任陜西四路宣撫使,知?州。守邊多年,西夏稱他“胸中自有數萬甲兵”。卒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詞存五首,風格、題材均不拘一格,如《漁家傲》寫邊塞生活,蒼勁明健,《蘇幕遮》《御街行》寫離別相思,纏綿深致,均膾炙人口。有今輯本《范文正公詩馀》。   【賞析】   范仲淹是宋朝一代名臣,他在政治和軍事上叱咤風云的同時,也不失其風雅之度。此詞言辭婉麗,深情綿邈。內容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題材一般,但寫法別致。上闋寫景,氣象闊大,意境深遠,視點由上及下,由近到遠。   “碧云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段鲙洝返谒谋镜谌邸堕L亭送別》〔正宮端正好〕云:“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奔从纱嗽~點染而成。   “秋色連波”二句,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暮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自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后,“芳草”往往與離情密不可分,它的季節特征反而在其次。   上闋皆為景語,僅“無情”二字點出愁緒,猶是對景而言,不露痕跡。   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骸熬迫氤钅c,化作相思淚”。   下闋直揭主旨,因“芳草無情”導入離愁和相思。   “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白贰弊钟蕊@愁情纏綿之形。   “夜夜除非”二句是說每夜都睡不著覺,如果有好夢就讓別人睡去吧。這二句更是顯出作者難以找人傾訴的惆悵,縱有好夢也難以入眠,更是入木三分。   “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發出“休獨倚”之嘆。   “酒入愁腸”兩句,極寫愁思難遣的苦悶。其《御街行》詞也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此詞以大景寫哀情,別有悲壯之氣。清代張惠言、黃蓼園據詞中個別意象,認為此詞非為思家,實借秋色蒼茫,隱抒其憂國之意。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講解】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盃铍y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   此詞以低徊婉轉、沉雄清剛的筆觸,抒寫了羈旅相思的情懷。詞的上片寫景,景中含情,寫?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下片抒情,情融景中,直抒思鄉情懷。全詞大筆振迅,意境深闊。   上片起首兩句點明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三、四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黃葉地。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著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煙靄本呈白色,但由于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寒煙翠”!昂弊滞怀隽诉@翠色的煙靄給予人的秋意感受。這兩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成一幅極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圖。   上片結尾三句進一步將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這三句寫景中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著一“情”字,更為上片的寫景轉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鋪墊。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云,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   過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與“旅思”意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凄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羈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情之深自見。   下片三、四兩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說鄉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時候,實際上是說它們無時無刻不橫梗心頭。如此寫來,使詞的造語奇特,表情達意更為深切婉曲。“明月”句寫夜間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盡管月光皎潔,高樓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觀賞,因為獨自一人倚欄眺望,更會增添悵惘之情。   結拍兩句,寫因為夜不能寐,故借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卻都化作了相思之淚,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這兩句,抒情深刻,造語生新而又自然。寫到這里,郁積的鄉思旅愁外物觸發下發展到最高潮,詞至此黯然而止。又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下片觸景生情!鲟l魂’四句,寫在外淹滯之久與鄉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迫搿瘍删渑暮希畼歉摺c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淚亦新。足見公之真情流露也!鄙掀瑢懢,下片抒情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方式。這首詞的特殊性于麗景與柔情的統一,即闊遠之境、?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卻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寫得闊遠而?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于頹靡。   總之,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范希文《蘇幕遮》一闋,前段多入麗語,后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songci/438873.html

相關閱讀:張孝忠的詞集
陳亮的詞集
《疏影?梅影》周密詞作鑒賞
《生查子?獨游雨巖》辛棄疾宋詞賞析
《千年調?卮酒向人時》辛棄疾宋詞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