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酒泉子》潘閬詞作鑒賞之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宋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品介紹】

  《酒泉子·長憶西山》是北宋詞人潘閬創作的詞,該詞以含蓄委婉的筆觸,交替使用白描、繪神、想象、反襯等多種手法,回憶了杭州西山勝景,抒寫了作者對西湖周圍勝地的深摯眷戀。

【原文】

酒泉子·長憶西山

長憶西山①,靈隱寺前三竺②后,冷泉亭③上舊曾游,三伏④似清秋。

白猿⑤時見攀高樹,長嘯⑥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闌⑦看,終是欠峰巒⑧!

【注釋】

①西山:即靈隱山,一名武林山。上有北高峰。

②三竺(音zhu竹): 山名。有上竺、中竺、下竺之分,各建有寺。

③冷泉亭:唐時建,在飛來峰下 石門澗旁。幾行游,一作“舊曾游”。

④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夏 至后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個庚 日是末伏第一天。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三伏 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三伏也用來特指末伏。

⑤白猿:相傳晉 代慧理曾養白猿于飛來峰西的呼猿洞。

⑥嘯:撮口長呼。

⑦畫闌:彩繪的闌干。此代指畫廊。

⑧欠峰巒(音luan孿):欠,欠缺;不足。此指畫中 的山巒不夠美。

【賞析】

  上片起首一句點明題旨,然后直接進入回憶。第二句用兩個地名詞和兩個方位詞,帶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風景點。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現了廣闊的背景以后,再專門回味游覽冷泉這一名勝時的情形,自然也有舉一點以見全貌的作用。以上兩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寫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標明地點方位和說明舊日曾經親游,至于這里的風景到底怎樣美好,作者卻不直說。這樣寫可以讓讀者馳騁想象,他們有可能填補出比任何筆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來,這是藝術空白的妙用。上片結尾一句意思是說這里游憩,即使酷熱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說前兩句寫景只點出景哪里,是使用了藝術的拙筆的話,那么這一句無邊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態的神韻,則使用了藝術的巧筆。

  過片兩句是想象。冷泉亭左側有呼猿洞,相傳晉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這兩句虛事實寫,更添了西山靈氣。從內容上看,作者這兩句中似乎還通過白猿的長嘯而去,懷念杳無蹤跡的慧理,然后再通過對慧理的追緬,遙寄自己許身湖山、與猿為侶的愿望。結拍兩句,意思是說:別后因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來西山的畫圖頻頻觀看,但那上面終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質來。這里用圖畫作為反襯,西山的靈姿秀氣因此更為突出了。“欠峰巒”,指缺少峰巒,實際上是說沒有好的峰巒。“畫圖”,別本作“畫闌”(“闌”同“欄”),說詩人所處的地方多次憑闌而望,終是看不到西山那些優美的山峰。這樣當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圖畫更美麗這層意思。

【作者介紹】

  潘閬(?—1009)北宋詩人、詞人。字逍遙,又號逍遙子,大名(今河北大名)人。至道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四門國子博士。后坐事亡命。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參軍。大中祥符二年卒。事跡見于《咸淳臨安志》卷六五、卷九三。工詩。有《逍遙集》一卷,《逍遙詞》一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quansongci/710538.html

相關閱讀:《千年調?卮酒向人時》辛棄疾宋詞賞析
《疏影?梅影》周密詞作鑒賞
《生查子?獨游雨巖》辛棄疾宋詞賞析
張孝忠的詞集
陳亮的詞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