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七歲能辭章
李賀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后世稱之為“詩鬼”,與“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和“詩佛”王維齊名。他在詩歌方面的杰出造詣,與他個人的天賦有關,可見《新唐書》對他的描寫。
李賀在詩歌領域可謂天才神童,最直接的描述是“七歲能辭章”。他的詩才已經開始傳播,當時著名的大文豪韓愈和皇甫?聽說后并不相信,于是兩人就聯袂前去一探究竟。他們見到李賀后,就出題讓他寫詩,李賀不慌不忙拿起筆就寫了一首,就是后世極為出名的《高軒過》。
這首詩共十四句,可分為三個部分。前六句為第一部分,描寫了兩位大人來時的穿著、馬匹、神態等,旨在說明他們的氣派。李賀上去迎接,發現是皇甫?和韓愈,就盛贊兩位,一個是“東京才子”,一個是“文章巨公”。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還是夸獎兩位大人,說他們才氣和學識淵博,筆下的文章甚至可以彌補上天造化的不足。后四句為第三部分,寫的是自己,說自己是“龐眉書客”,是窮困失意的但也胸懷大志頗有抱負,所以希望兩位大人可以提攜和幫助。
作為一首應酬詩,李賀的這首《高軒過》是非常成功的,他也因此得到了韓愈兩人的器重,之后多次對他伸出援手。不過后來也有人對這首詩的創造時間提出質疑,現在一般斷定,它不是李賀七歲所寫,而是他二十歲所作。
李賀簡介
李賀(公元790年-817年),字長吉,唐朝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祖籍隴西,生于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三鄉),因此得一稱號李昌谷。
李賀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不過早已落魄,所以從小家境貧寒。但他的聰慧卻不被貧窮掩蓋,七歲就會寫詩,被認為是神童。長大后又十分刻苦,每日騎驢出門,想到好的詩句就寫下來扔進自己背的錦囊里,“嘔心瀝血”的典故就來源于他,由此雖然年輕在當時頗有詩名,深受韓愈等文學大家的信欣賞。
李賀一生積極入世,可惜一直仕途不順。先是為父親服喪而晚參加科舉三年,之后又被人妒忌,因父親名字里的“晉”與進士科的“進”犯忌諱又不能參加。后來雖然經人推薦靠父蔭得了一從九品的小官,可是升遷無望。李賀輾轉多地以求前途,甚至當過三年幕僚,可最后也還是功名未成,悲憤抑郁之中患上重病,年僅27歲就早夭了。
官場不得已,卻不減李賀在詩歌上的成就,他被后世稱為“詩鬼”,與“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等人齊名。李賀的詩歌以詭異見長,內容上以書抒發自身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為主,此外也有許多借古諷今的詩,批判唐朝當時的貪官污吏,同情百姓的疾苦。他常常應用中國古老的神仙鬼怪的神話傳說,王母、嫦娥、月宮等都時有在詩中出現,極具奔放的想象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shiren/1139741.html
相關閱讀:裴耀卿簡介_裴耀卿的資料介紹
牛僧孺
孟郊
馮伉
竇鞏簡介_竇鞏的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