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洙,字德溫,北宋晚期人。父,汪元吉,曾任鄞縣縣吏。在一安石任鄞縣縣令時,因看重汪元吉的為人,特把汪元吉推薦給轉運史,叫汪元吉負責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參軍)的事務。
汪洙九歲時即賦詩,有“神童”之佳稱。一日汪洙牧鵝來到學宮,見學宮殿宇破敗傾圮,觸發心中一番感慨。感而為詩,遂題詩于學宮壁上:“門徒夜夜觀星象,夫子朝朝雨打頭。多少公卿從此出,誰人肯把俸錢修!辈粠滋,題詩被明州知府所發現,感到新奇,當即把汪洙傳喚到府衙。知府見眼前站立的竟是一個穿著破舊短,的小孩,就問:“汝欲做神童耶?衫子為何如此破舊?”汪洙即應聲答詩一首:“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知府一聽,呵!不得了,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大口氣,認為日后作為不可限量。
成就
汪洙詩才橫溢,他先后寫了不少言絕句詩,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記誦的短詩。就有當時的塾師門將汪洙所賦的三十多首五言絕句匯編詮補成集,題為《汪神童詩》!渡裢姟肺脑~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兒童記誦,它與《三字經》等同譽為“古今奇書”,成為訓蒙兒童的主要教材,流傳極廣,影響至為深遠。尤其如其中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薄俺癁樘锷崂桑旱翘熳犹。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薄皩W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薄皩W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遺子黃金寶,何如教一經!薄熬煤捣旮视,他鄉遇知音,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钡鹊,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傳誦不息。
汪洙成年之后,淹貫博洽,熟悉經史。然而經多次考試,均未能考中。一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得以考中進士,任明州府學教授。由于汪洙為人淳正,是一位好教師,隨從他聽課的學生眾多,有一府之望,世人均稱他為“汪先生”。正由于他教授有方,聲聞朝廷,到汪洙去世時,特追贈為“正奉大夫”(正四品)銜,給予了較高的優待。留下的著作有《春秋訓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shiren/683731.html
相關閱讀:裴耀卿簡介_裴耀卿的資料介紹
孟郊
牛僧孺
馮伉
竇鞏簡介_竇鞏的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