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張元干
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
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銷肌雪。辜負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到得卻相逢,恰經年離別。
【注釋】:
本詞是作者晚年離鄉思歸之作。在冬去春來,大地復蘇的景象中,作者觸景生情,在詞中表達了自己內心深沉的思鄉之念。
“寒水依痕”之句,點出了初春的時節,但這是運用杜甫的成句。杜甫《冬深》:“花葉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隨類影,寒水各依痕 ”。后二句采用杜甫《閬水歌》“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詩意。這里融詩景于詞境,別有一番氣象,而一“漸”字,更為初春即將解凍的溪水增添一股新的活力。詞人從迷茫開闊的景象中,感受到蓬勃生機和溫暖的春意 。“溪梅”二句用特寫手法刻畫報春的信息“天涯”以下數句 ,由寫景轉入抒情!芭f恨”二字,揭示出詞人郁積在心中的無限的離愁別恨。“消魂”是用江淹《別賦》的詩句 :“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這里用設問的句式領起下文!伴L亭”以下三句,進一層敘寫消魂的景色。在那長亭門外,詞人舉目望去,映入眼簾的只是望不盡頭的重重疊疊的青山。連綿起伏的山巒,猶如心中無窮的愁緒,正是“吳山點點愁”,春日的景象,成了犯愁的時節。
下片換頭“情切”二字,承上轉下。詞人宕開筆力,由景物描寫轉而回憶昔日夫婦之情。如今雖然離別遠行,但綿綿情思卻是割會不斷的 !爱嫎恰币韵氯洌摼皩崒,設想閨人獨居深樓,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歸,漸漸地形體消瘦下去。緊接著“枕前云雨”,借用典故暗射夫婦情意。宋玉《高唐賦》序中說,楚王夢中與神女相會高唐,神女自謂 :“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焙笾改信畾g合。這與下句“尊前花月”,都是寫夫婦間共同的甜蜜生活。
但因為離別在外,枕邊之歡,尊前之樂,都可想而不可及 。詞人內心所殷切盼望的,是回來與親人相見,訴說在外邊思家時心底的無限凄涼孤獨的情味 !靶钠谇刑帯比渌鶎,是自己的離愁,與上“畫樓”三句寫家里人的別恨形成對照。彼此愁思的產生,同是由于“孤負”兩句所說的事實而引起。這樣寫雖是分寫雙方,實際上卻渾然一體,詞筆前后回環呼應,十分來嚴謹細致。歇拍“到得再相逢,恰經年離別”緊承上句“歸時”。言到等歸來重見,已是“離別經年”了。言下對于此別,抱憾甚深,重逢之喜,猶似不能互相抵觸。寫別恨如此強調,宋詞中亦少見,并非無故。
這首詞作由景入情,脈絡分明,從表象上看,似乎僅僅抒寫夫婦間離愁別恨 ,但詞中運用比興寄托,確實寓寄著更深一層的思想感情!掇@詞選》中說:“仲宗于紹興中,坐送克銓及李綱詞除名。起三句是望天意之回 !Ω偘l’,是望謫者復用也!煅呐f恨’至‘時節’是目斷中原又恐不明也 !胍姈|風消肌雪 ’,是遠念同心者應亦瘦損也 !撜砬霸朴 ’,是借夫婦以喻朋友也。因送友而除名,不得已而托于思家,意亦苦矣!
自常州詞派強調借詞有所寄托以來,后世評詞者往往求其有無寄托。從張元?后期遭受壓抑不平的情況來看,在南宋朝廷屈辱求和。權奸當道而主戰有罪的險惡的社會環境里,他的內心有著難以明言的苦衷,故詞中“借物言志 ”,寄意夫妻之情,黃蓼園所云并非純為主觀臆斷,但如此分解,恐怕就難免有穿鑿附會之嫌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ci/songci/1134721.html
相關閱讀:宋詞精選《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賞析
宋詞三百首《念奴嬌·登多景樓》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賞析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譯文注釋_《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蜀道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