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譯文注釋_《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山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
[宋] 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注釋】:
本詞作于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作者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圍的廣闊景象。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陽與亭臺相映的優美圖景,展現出一片空闊無際的境界,充滿了蒼茫闊遠的情致 。“知君為我新作”兩句,交待新亭的創建,點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關系,反客為主、詼諧風趣地把張??所建的快哉亭說成特意為自己而造,又寫亭臺窗戶涂抹上青紅兩色油漆,色彩猶新 !皾瘛弊中稳萦推嵛锤,頗為傳神。
“長記平山堂上”五句,是記憶中情景,又是對眼前景象的一種以虛托實的想象式側面描寫。作者用“長記”二字,喚起他曾在揚州平山堂所領略的“江南煙雨 ”、“杳杳沒孤鴻”那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高遠空?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憶。他又以此比擬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將“快哉亭”與“平山堂”融為一體,構成一種優美獨特的意境。這種以憶景寫景的筆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蘊藉的情致,而且加強了詞境的空靈飛動 。以上五句新穎別致 ,引人入勝,通過作者昔日的淋漓興致,傳達出今日快哉亭前覽勝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的勝景。下片換頭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展現亭前廣闊江面倏忽變化 、濤瀾洶涌、風云開闔、動心駭目的壯觀場面。詞人并由此生發開來,抒發其江湖豪興和人生追求 !耙磺ы,都鏡凈,倒碧峰”三句,寫眼前廣闊明凈的江面,清澈見底,碧綠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形成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平靜的山水畫卷,這是對水色山光的靜態描寫!昂鋈弧眱删洌瑢懸魂嚲揎L ,江面倏忽變化,濤瀾洶涌,風云開闔,一個漁翁駕著一葉小舟 ,在狂風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寫奇峰突起,由靜境忽變動境,從而自自然然地過渡到全詞著意表現的著重點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結構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客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在其中貫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205761.html

相關閱讀: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_全詩賞析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_全詩賞析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同賦山居七夕 李嶠
《登池上樓》譯文注釋_《登池上樓》點評_謝靈運的詩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