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史達祖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
【注釋】:
史達祖本來是一位“婉約派”的詞人。前人之所以盛贊他 ,主要是因為他具有那種婉麗細膩的詞風。其實,他的詞風并不局限于“ 婉約 ”一路。象這首詞,就抒發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見的豪氣激情,在風格上也顯得沉郁頓挫、激昂慷慨,這就可以大大幫助我們加深對其人、其詞的全面了解。
中秋海潮,是大自然的壯觀景象。早在北宋,蘇軾就寫過《八月十五看潮五絕》,其首絕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南宋辛棄疾也寫過《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等上乘之作。史達祖這首題為“中秋夜潮”的《滿江紅 》,在某種程度上看,就正是繼承蘇、辛“豪放”詞風之作,它寫出了夜潮的浩蕩氣勢,寫出了皓潔的中秋月色,更借此而抒發了自己胸中的一股激情,令人讀后產生如聞錢塘潮聲擊蕩于耳的感覺。因為是寫“中秋夜潮 ”,所以全詞就緊扣海潮和明月來寫。開頭兩句“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即分別交待了潮與月兩個方面,意謂:水歸屬于“陰”,而月為“太陰之精”,因此潮信的盈虛下闋繼續緊扣江潮與明月來寫! 光直下,蛟龍穴”是寫月,兼顧海:月光普瀉,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 聲直上,蟾蜍窟”是寫潮,兼及月:潮聲直震蟾蜍藏身的月宮。兩個“ 直 ”字極有氣勢,極有力度,充分顯示了中秋夜月與中秋夜潮的偉觀奇景!皩ν刑斓兀慈蝗缢 ”,則合兩者寫之:天是潔凈的天,月光皓潔,“地”是潔凈的“地”,白浪噴雪;上下之間,一派“洞然如刷 ”,即張孝祥所謂“表里俱澄澈”的晶瑩世界。對此,詞人的心又一次為之而激動萬分、“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 !”這前兩句,正好符合了現今所謂的“ 移情”之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1215385.html
相關閱讀:中秋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晏殊古詩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
《好事近?明月到今宵》譯文注釋_《好事近?明月到今宵》點評_辛
中秋節
露從今夜白,月是家鄉明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