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中雜詩 吳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描寫山的詩句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山中雜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吳均

原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相關內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嵐氣云煙,
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
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注釋
⑴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⑵煙:此指煙靄。
⑶窺(kuī):從縫隙中看。
⑷檐(yán):房檐。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詩作主題
  本詩是一首寫景詩,作者借幽居時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樂,表達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閑適心境。

賞析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云彩從窗里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云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并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見。

  “鳥向檐上飛”一句,生動地描繪了人鳥和諧相處的情景。

  “云從窗里出”一句,寫出了詩人居住的地勢之高峻,連云都從窗戶里出來了。

  全詩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寫作特點
 、睂懽鳂O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后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巨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

 、簿爸杏腥耍爸泻,情景交融。本詩通過詩人的觀察寫出景物,并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環境之中。


相關內容吳均   吳均(年-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371800.html

相關閱讀:《登池上樓》譯文注釋_《登池上樓》點評_謝靈運的詩詞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_全詩賞析
同賦山居七夕 李嶠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_全詩賞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