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南枝:向南,亦即朝陽的梅枝。②玉瘦檀輕:謂梅花姿態清瘦,顏色淺紅。檀:原為木名,此處指淺絳色。
③羌管休吹:意謂不要吹奏音調哀怨的笛曲《梅花落》。
④暖風遲日:語出孫光憲《浣溪沙》詞:“蘭沐初休曲檻前,暖風遲日洗頭天!边t日:春日,語出杜審言《渡湘江》詩:“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辟p析 細讀這首賞花詞,發現李清照選取的角度十分特別。第一個畫面是描繪春天的來遲,梅花的不開放;第二個畫面是描繪梅花的凋零,濃香之吹盡,而梅花盛開的場面只是在“清夢”中一閃而過。在詞人的眼中,梅花似乎沒有經歷過枝頭爛漫的好時光。這樣苦心積慮、獨具“慧眼”的藝術選擇,只是要賦予“詠梅”以悲苦的含義。事實上,南渡漂泊的詞人也無心賞識燦爛綻放的梅花,只是躲在房中,空任大好春光在身邊悄悄流逝。一旦來到戶外,梅花卻又已經殘敗。其中,“憔悴損”、“玉瘦檀輕”等形象的描繪,仿佛是南渡后在愁苦中煎熬的詞人外貌形態的寫照。上下片“為誰”、“有誰知”的兩度追問,又透露出世無知音的痛苦。身為女人,李清照無法真正干預閨房外面的世界,徒喚奈何。這樣的托物言志法,與南渡前詠梅花之作,甚至是詠其他花卉之作,都有很大的差別。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細讀這首賞花詞,也屬于風花雪月一類的抒情格調,發現李清照選取的角度十分特別。第一個畫面是描繪春天的來遲,梅花的不開放;第二個畫面是描繪梅花的凋零,濃香之吹盡,而梅花盛開的場面只是在“清夢”中一閃而過。在詞人的眼中,梅花似乎沒有經歷過枝頭爛漫的好時光。這樣苦心積慮、獨具“慧眼”的藝術選擇,只是要賦予“詠梅”以悲苦的含義。事實上,南渡漂泊的詞人也無心賞識燦爛綻放的梅花,只是躲在房中,空任大好春光在身邊悄悄流逝。一旦來到戶外,梅花卻又已經殘敗。其中,“憔悴損”、“玉瘦檀輕”等形象的描繪,仿佛是南渡后在愁苦中煎熬的詞人外貌形態的寫照。上下片“為誰”、“有誰知”的兩度追問,又透露出世無知音的痛苦。身為女人,李清照無法真正干預閨房外面的世界,徒喚奈何。這樣的托物言志法,與南渡前詠梅花之作,甚至是詠其他花卉之作,都有很大的差別。相關內容李清照 李清照(年月日~年月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shiju/437532.html
相關閱讀:梅花
《墨梅 其四》譯文注釋_《墨梅 其四》點評_王冕的詩詞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_全詩賞析
雪梅?其二 盧梅坡
《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譯文注釋_《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