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震驚世界的歷史上十大神秘考古發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未解之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宇航員可以乘航天飛機自由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間;無人宇宙飛船可以前往火星探測那里是否有水;科研人員剛剛完成了“生命之書”,破譯了人體基因編碼的序列,這一切都說明現科學是何等的發達。但人類對自己的祖先在科技不那么發達的時期留下來的一些考古遺跡,卻仍然有解不開的謎團。

  對于地球上這些神秘莫測的地方,人們提出了許多理論來試圖解釋這些奇跡的存在。許多人相信在我們之前有一種文明非常先進,而且他們使用了我們未知的技術創建了這些遺址。此外還有人相信在我們之前沒有文明,我們地球上的任何神秘遺址事實上都是自外太空的外星人留下的,而且它們事實上不屬于地球上的一部分。還有第三類人稱前面提到的都是假的,這些地點擁有一種儀式和宗教的背景。

  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

  被稱為“空中城市”的馬丘比丘位于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尾部,海拔2430米處,是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國遺址。1911年7月24日一位美國青年在原住民向導的幫助下從熱帶原始森林中找到了這座印加帝國最后的城市遺址,并向歐美社會揭開了它的秘密。遺址的魅力還在于這座石頭結構的城寨巧妙地利用山根和地面凸凹不平的地勢,達到了自然與建筑的完美協調。

  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

  令人稱奇的是如此一個遺址完全是建立在一個傍依大山的絕壁上的。印加帝國存世時(約當中國的明朝)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帝國,而且其主要部分位于高高的安第斯山上。馬丘比丘是印加人削掉了一個小山尖以后,用削下的石頭一塊一塊壘起來的,房屋、地邊、石塊的棱角尚未經過風化,最光滑、平整的巨石,則集中在前述的幾個重要的官廟上,和庫斯科的太陽神廟一樣,巨石之間沒有任何黏和物,卻嚴絲合縫到連當今世界上最薄的刀片也無法插進。過于陡峭的坡壁上,是石塊攔起的層層梯田,讓人費勁地猜算這付出與收獲是否有合理的比例。在遺址西南殘存的采石場殘剩的坯石上,尚有一排排整齊的木楔留下的凹窩。

  

  哥斯達黎加的石球遺址

  哥斯達黎加的石球遺址是地球上另外一個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它也引發了眾多的猜測。就技術方面而言,這是眾多發現中最神秘的。

  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人喬治·奇坦在哥斯達黎加人跡罕至的三角洲熱帶叢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發現了約200個好似人工雕飾的石球。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徑有幾十米,最小的直徑也在兩米以上,制作技藝精湛,堪稱一絕。加拉卡有一處石球群多達45枚,另兩處分別有15枚和17枚,有的排列成直線,有的略成弧線,無一定規則。

  哥斯達黎加的石球遺址

  據考查,這些謎一樣的石球,差不多都是用堅固美觀的花崗巖制成。令科學家和考古工作者迷惑不解的是,這些石球所在地的附近并沒有花崗巖石料,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原始制作者留下的痕跡。 面對這樣奇特的現象,人們提出了一連串問題:是什么人制作了這些了不起的巨大石球?所必需的巨大石料如何運到這里?究竟用什么工具加以制作?

  

  埃及的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有那么一段時間埃及金字塔完全是眾人注意的焦點。據說,獅身人面像是依照斯芬克斯的形貌雕刻的。其實,獅身人面像并不是只有埃及開羅才有。只是在開羅的這一座最大,而且是最古老的。不過,各處雕刻的大小獅身人面(或牛頭、羊頭等)像,都是蹲著的。不同的是,有個別的還舉起了一只爪子。

  吉薩金字塔(Giza Pyramids)是一個群體的總稱,而不是一座單獨的金字塔。埃及吉薩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它們聳立在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之上,在離當時的首都孟菲斯(Menphis)不遠(開羅西南80km)的吉薩(Giza)建造,是古埃及時期最高的建筑成就。金字塔如此高大,使人們很容易相信它們是神或巨人所建造的古代傳說。

  古夫王金字塔底部四邊幾乎是正北、正南、正東、正西,誤差少于1度。雖然以觀星來測定方位,但以肉眼可以令誤差少于1度。

  回到公元前2500年,發覺四條坑道分別指向當時正在穿越子午線的四顆特殊恒星。它們分別對正小熊星座的第二顆星“帝星”、大犬座最明亮的第一顆星“天狼星”、“北極星”及天龍座第一星“右極星”。利用電腦我們證明公元前2500年前后,大金字塔的四條坑道對準了四顆恒星。而也知道坑道與恒星對應關系,因橫行緯度不斷在變而相對結束,就只有一個世紀左右。這個現象用天文學中的“歲差”。

  埃及的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吉薩三大金字塔的排列和獵戶座中三粒腰星的排列有著特殊的關系。利用電腦模擬回到公元前1050年,天上跨越子午線的獵戶座三粒腰星的排列和地上吉薩三大金字塔排列格局是一樣,而天上的星河和地上的尼羅河的位置分布也全對稱。這種天地相互對應的關系并非偶然的巧合。

  

  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遺址

  古老的瑪雅文明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解的神話。奇琴伊察遺址是瑪雅人建造的考古學遺址之一。在這個遺址上有幾個巨大的巖石建筑而且其中更加著名的一個是庫庫爾干金字塔,另一個被稱為武士神殿。最有趣的事情是在這些建筑物上有一個雨神的雕像,而且據說瑪雅人過去常常在他們所擁有的某種宗教儀式中使用心臟(順便說一下是仍然跳到的心臟)并且放在雨神面前。

  奇琴伊察最令人注目的古典時期建筑之一是一組精美的普克(Puuc)風格建筑群。雖然被西班牙人起了“修女院”("Las Monjas","The Nunnery")的綽號,這組建筑實際上是城市在古典時期的政府宮殿。東邊不遠是一座不大的廟宇,綽號“教堂”("La Iglesia","The Church"),裝飾有精美的雨神面具。

  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遺址

  在“修女院”北面是一個方形大平臺上的圓形建筑——“橢圓形天文臺”("El Caracol"),又名“蝸牛”,得名于圓形建筑內部螺旋狀的石頭階梯。天文臺是為掌管風和學習的羽蛇神而設,門設在可以觀察春季晝夜平分點、月亮最大南北傾斜及其他天文現象的位置。瑪雅人用太陽照射在門上在屋內形成的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的到來。在建筑的邊緣放著很大的石頭杯子,瑪雅人在里面裝上水并通過反射來觀察星宿,以確定他們相當復雜且極為精確的日歷系統。

  

  日本的水下遺址

  1995年在日本沖繩縣一位游泳者和一位運動潛水員莫名其妙的游到了距離海岸更遠的地方,而且發現了水下的遺址。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日本的“亞特蘭蒂斯古城”——在距今大約2000年左右的一場大地震中,這座日本古城沉入了海底。

  日本琉球大學的海洋地理學家相信這一結論的正確性,他們在對遺址地區水域進行了長達15年的潛水勘測后最終得出了以上結論。他們在勘測中逐漸堅信這座古城的歷史將有可能超過5000年。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今年六月指出,在遺跡中有一座巨大的石質金字塔形建筑,這座金字塔現在位于海面以下25米的地方,是一座由多個級層構成的構造復雜的獨立建筑。

  日本的水下遺址

  但是像其他長眠于水下的古城遺址一樣,這座水下遺址也引來了許對學術界的反對聲音。例如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羅伯塔·斯科奇就認為所謂的級層結構和臺階并非人造,而是自然形成的。這位科學家也是在進行過潛水現地勘測后才得出上述結論的。

  

  智利的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當地的語言稱拉帕努伊島,位于智利以西外海3000公里以外。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兩千多公里距離。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與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并為智利在南太平洋的兩個屬地。

  復活節島以其石雕像而馳名于世。島上約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城遺跡。1914年和1934年曾進行調查考察,1955年從事發掘工作,結果認為島上存有三個文化期。早期的巨大石墻,可用以觀察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中小型的各類石雕像采用黝黑的玄武巖、凝灰巖及火山渣為石料,用同位素碳測定時間約在公元前1680年。中期以石臺上的長耳朵、無腿的半身石雕像為特征。石像高3─6米。最高的一尊達9.8米,重約82噸。6米多高的石像。

  智利的復活節島

  令人不解的是,島上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刻的呢?它象征著什么?人們又是如何將它們從采石場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海邊呢?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杰作。

  

  玻利維亞的蒂亞瓦納科遺址

  蒂亞瓦納科遺址是玻利維亞印第安古文化遺址,位于南美洲玻利維亞與秘魯交界處的的的喀喀湖以南約20公里處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原來古城就建在湖邊,后來因湖水逐漸退去,所以現在發現的遺址已遠離湖畔20公里。

  整個遺址由普瑪門、太陽門、卡拉薩薩雅石柱、地下神廟、亞卡·帕納金字塔構成,被的的喀喀湖原始湖岸線所包圍,整個區域呈現出一個豁口向下的新月形地貌特征。

  在蒂亞瓦納科古城的太陽門上雕刻有1萬2千年前滅絕的古生物“居維象亞科”(跟現在的大象類似)和同期滅絕的劍齒獸。太陽門上還雕刻有既繁復又精確的天文歷法。

  玻利維亞的蒂亞瓦納科遺址

  世代居住在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自古以來就崇拜光輝燦爛的太陽。傳說太陽神曾親自降臨安第斯高原,在海拔4000米的的的喀喀湖畔建造了一座雄偉的城市,這就是歷史最悠久的南美古城蒂亞瓦納科。每年春分之時,第一縷太陽光準確地穿過該城西北角的一座巨石拱門,以示對它的眷顧。因此,這座古城和“太陽門”就成了當地印第安人的圣地所在。但古城的真正建造情況沒人能說得清。

  

  秘魯的納斯卡線遺址

  許多人都聽說過秘魯納斯卡線,它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神秘之地。納斯卡線條(Nazca Lines) 位于秘魯南部的納斯卡地區,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一片綿延幾公里的線條,構成各種生動的圖案,鑲刻在大地之上,至今仍無人能破解——究竟是誰創造了納斯卡線條、它們又是怎樣創造出來的、神秘線條背后意味著什么,因此納斯卡線條被列入十大迷團。

  猜測1:星球運動

  德國學者瑪麗亞·萊因切在經過30余年潛心研究之后,提出相同的理論。她解釋道,這些直線與螺線代表星球的運動,而那些動物圖形則代表星座。在所有的理論中,最出名卻又最牽強附會的要數埃里克·馮丹尼肯在他那本《上帝的戰車》一書中所作的解釋:這些是為外星人來參觀而留下的入口處標記。另一種同樣異想天開的妙說是,古代時,這里的人乘坐在熱氣球上留下這樣的殘跡。這一猜度的依據是,這些圖案在空中才看得清楚,還稱圖案中有許多看上去很可能是當時為使氣球飛離地面時那些燃燒物留下的痕跡。不過,喬奇艾·馮布魯寧又聲稱這是賽跑比賽時留下的軌跡。

  秘魯的納斯卡線遺址

  猜測2:地圖

  考古學家喬斯依·蘭其奧則更直接而簡單地把這一切解釋為地圖,標出的是一些進入重要場所的通道,比如地下水渠等等。對于這些圖案形成的時間的爭論則少多了。

  考古學家們最新的估計是出現在公元1世紀前后,這估計比原先的推算更早些。然而,不管是行家還是非專業的分析家都無可置疑地對其魅力感到難以抗據。為了讓它們能一直保存下去,當今已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例如,參觀者不準步行或驅車前往。在納斯卡北部20公里處,建了一座了望塔,專為不宜乘飛機的游客們,提供斜向觀望其中三個圖案的機會。倘若站在平地上去觀看,那么這些奇妙的圖案將即刻失去其所有的魅力,因為它們規模之大,式樣之繁多,是難以被覺察的。

  

  英國的巨石陣

  它是那些總是吸引我想要在畢生之年至少參觀一次的遺跡之一。巨石陣位于英格蘭的維爾特郡的附近。它建成于公元前2500年,這就使它被改造的相當古老而且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沒人了解它存在的目的,但是它卻是一處最著名的史前歷史遺跡! 【奘囈步凶鰣A形石林,位于英國離倫敦大約一百三十公里一個叫做索爾茲伯里的地方。那里的幾十塊巨石圍成一個大圓圈,其中一些石塊足有8米之高。據估計,圓形石林已經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幾千年。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確切知道當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些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是早期英國部落或宗教組織舉行儀式的中心。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那里是觀察天文的地方,人們很可能在季節變化之際在那里舉辦活動。

  圓形石林是人類早期留下來的神秘遺跡之一?茖W家經過多次詳細的考察之后,已經大概估計出它的建造年代和過程。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可能最早于四、五千年前開始動工,整個工程前后進行了數百年,才成為同狀況類似的格局。

  科學家知道建造圓形石林的石頭來自威爾士。但是沒有人知道古代的威爾士人如何把這些幾十噸重的巨石運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索爾茲伯里平原。更為驚人的是,科學家們發現巨石陣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竟是在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準確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英國的巨石陣

  很多專家認為,圓形石林建造的時間在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六百年之間,但是到了大約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也就是三千五百年以前,英格蘭的早期居民就不在這個地方舉行任何活動了。然而英國科學家發現,圓形石林可能到更晚一些的時期仍然在發揮某種功能。

  

  黎巴嫩的巴爾貝克

  羅馬人在公元前16年建造了三座紀念碑似的神廟。這三座神廟擁有三個院子,周圍有墻環繞著它們。圍墻使用了一些人類曾經精心制作的最龐大石塊建成。最大的石塊重量達到了1000噸并且以孕婦石而聞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黎巴嫩的巴爾貝克遺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440.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