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電望遠鏡是目前監聽外星文明信號的主要工具
約翰·艾略特博士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解碼各種語言,在過去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對人類語言進行了數學上的研究,當我們面臨第一次文明間的接觸時,語言上的障礙就可以被打破了,我們甚至可以回應對方。對約翰·艾略特博士而言,宇宙中的語言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在數學框架下會變得更加“透明”,他在1990年代完成博士學位后就開始參與尋找外星智慧生物,其專業是自然語言處理。
通過對地球上近60種不同語言的研究,約翰·艾略特博士認為能夠由此推算出其他的未知語言,該論文引起了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機構的興趣,因為此前沒有人進行過這項研究,很多人都在監聽宇宙中不明信號,但問題是我們即便獲得了信號,該如何去翻譯,這項研究為此提供了新的解釋。事實上,我們的語言建立在一個底層結構上,從中演化出各種不同的語言和符號,語言的結構是非常相似的,比如中文和英文相比,從數學的角度上看幾乎是類似的語言,并沒有太多的差異性。
研究人員還發現,海豚的語言也有類似的結構,雖然其頻率較高,但也可以從中分析出類似的現象,這為我們研究宇宙中不同生物的語言提供了途徑。約翰·艾略特博士認為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文明的信號,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其結構,而且外星文明的信號肯定會被捕捉到,其中會攜帶著某種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警惕外星文明的智慧程度,更高級的文明會在消息中攜帶更加復雜的結構,這是高級文明所共有的特點。
科學家總結了發現外星信號后的“標準步驟”,首先需要解讀其物理特性,觀察內容是否是隨機的,有沒有明顯結構,確定其是否僅僅是一個信號;其次如果這是一個外星文明消息,就必須進行識別和分析,可從數學角度解析其結構特點;第三,識別其是否與我們的語音結構相似,并推測其信號來源和發射信號的組件;第四,從語法結構上進行層次劃分,進一步解讀和識別其中的信息;第五,通過矩陣等數學工具賦予其語法意義,并翻譯出其中的內容。1977年,天文學家通過射電望遠鏡發現了奇怪的信號,持續了72秒,來源于太陽系之外(也有可能是智商更高的惡作劇),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外星生命,此后再也沒有類似的信號出現。
不過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的話,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用數學作為語言來和外星人交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59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