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出竅
《新科學人》雜志上的投稿人、新出版的《不在那兒的男人》一書的作者Anil Ananthaswamy一定從親朋好友那里聽說過許多神志不清者的故事。最近,他在為《華爾街日報》撰稿時,詳細描述了其友人Chris告訴他的一則故事——這位朋友曾經有過怪誕而生動的靈魂出竅體驗。
一天早晨,Chris早早醒來后下了床,而轉身之時竟發現自己的身體依舊舒適地躺在床上,這使他像遭受電擊般震住了。他敘述道:“我仍舊躺在床上睡覺,而我躺在那兒睡覺這件事是再清楚不過的,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已經死了。”至此,故事的結尾并非砰然重擊,而是“啜食感”:
當時,我有一種強烈的“被吮吸”的感覺。我感到自己被扯回、甚至幾乎是被扔回床上,回到自己的身體。
隨后,他尖叫著醒來。
研究此類幻覺現象的科學家如今相信,這種所謂“靈魂出竅”的經歷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大腦如何構建“自我感知”。這甚至可以在實驗室內進行操縱,例如那個著名的“橡膠手幻覺”——科學家能夠使參與者信服那只橡膠手實際上是他們自己的。研究人員會以同樣的方式同時去戳參與者的左手和那只橡膠手;大約1分鐘之后,大部分人便會開始感覺到那只橡膠手也屬于他們自己。
靈魂出竅
這些實驗表明,為了擁有“身體自我”,大腦必須整合不同的感知覺,如觸覺、視覺以及其它類型的外部信息和內部信息。
這種感知覺的混亂同樣可以發生在日常情景中,而這也許正是“靈魂出竅”中所發生的。假如大腦進程正常工作的話,那么人的腦子里應該只存在一個身體表征;但有時它的程序會出錯,導致出現兩個身體表征,此時大腦便需要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來安置“自我”——有時它會選擇這個,有時它會選擇另一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61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