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因斑駁的建筑,悠閑的時光,總是讓人留戀。不管是麗江還是鳳凰,無論什么時候,都有人前去,只為一睹那里的風采。國內知名的古鎮也有很多,但依然有許多地方不太為人所知。有些其實就在知名景點的旁邊,卻因種種原因被游人錯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國內的八個不知名古鎮的另種風情。
麗江保山石頭城——最后的納西族樂土
新浪旅游配圖:寶山石頭城 攝影:仙云謁鶴
寶山石頭城位于麗江城北110公里的金沙江峽谷中,因百余戶人家聚居在一座獨立的蘑菇狀巨石之上而得名。寶山石頭城納西語稱為“拉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城內瓦屋鱗鱗,巷道縱橫,麗江納西族居民辟巖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隨勢打成,古樸自然,奇絕無窮。石頭城三面皆是懸崖絕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新浪旅游配圖:石頭城建在山腰 攝影:仙云謁鶴
寶山石頭城建于元朝到元年間(公元1277--1294的)。住在石城里的居民善于農耕,他們把家園建在巨石上,把生活開墾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他們壘造梯田,興建水利,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形成層層梯田環繞著巨石。5月麥熟,10月稻黃,碧綠金黃的麥海稻浪托舉著巨輪般的石城,是寶山石頭城最美的季節。
旅游貼士:
交通:麗江去往寶山石城約110公里,過了玉龍雪山景區后為土石路,路況欠佳,彎道多,在麗江有私營中巴,每天一班,票價30元,可以直達寶山石頭城。
門票:20元
桂林大圩古鎮——漓江邊的千年古鎮
大圩古鎮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東南18公里處,距靈川縣城30公里,地處漓江中游,在漓江北岸由西向東沿江而建,古風濃郁。
新浪旅游配圖:古鎮老街 攝影:九門胡同
史載,古鎮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賓陽的大圩古鎮蘆圩、蒼梧的戎圩、貴縣的橋圩)之最。
新浪旅游配圖:斑駁的牌坊 攝影:九門胡同
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大圩古鎮存完好的老房子。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發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閑著無事的老人們或是在街邊看些發黃的書,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平靜地生活著,守望著這最后的古老。
旅游貼士:
交通:桂林市區去大圩古鎮只有15公里的路程,在桂林火車站旁邊的桂林長途汽車總站坐開往冠巖的專線車,4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票價4.5元左右。
票價:古鎮不設門票,自由參觀。
江西鉛山——古鎮養在深閨中 千年滄桑無人識
鉛山,念“言”山,而不是“千”山,鉛山縣位于贛東北,南鄰福建武夷山市。石塘和河口是這里的兩座千年古鎮。
新浪旅游配圖:石塘古鎮的舊址 攝影:LiuYiPRC
河口鎮,曾是歷史上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北宋時稱“沙灣市”。明嘉靖年間,這里手工業發達,水路直通鄱陽湖,商品交換的擴大促進了“沙灣市”的繁榮。到了清乾隆年間,河口進入鼎盛時期,閩、浙、皖、贛、川、廣、荊、蘇等貨物集散于此,轉銷全國,成了商賈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新浪旅游配圖:河口古鎮 攝影:LiuYiPRC
而鉛山有幸,除了河口,石塘更因紙而名動四方,有“紙不到石塘不行”之說。“掬水撈云云在手,一簾波蕩一層云”,石塘連四紙,比宣紙還要貴重,它紙白如玉,厚薄均勻,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干。用于書寫作畫,著墨即暈,入紙三分。因為造紙業、茶業而衍生出來的繁華,石塘被稱為武夷山下的小蘇州,古鎮內更是分布著眾多的商行和各地的商會,見證著鉛山當年的風光。
福建漳州趙家堡——南宋皇族后裔的“小宋城”
趙家堡,位于漳浦縣湖西鄉碩高山,是趙宋皇族后裔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建造,并世代聚居的城堡。
新浪旅游配圖:趙家堡 攝影:阿公阿婆隨興而至
趙家堡分內外城,內城巍然矗立著一幢叫“完璧樓”的三層生土方樓,為趙家堡的主體建筑。樓用花崗巖條石砌成臺基,以三合土為墻,周長88米,高13.6米,占地400多平方米。第一層分10間,第二層分9間,第三層不分間,為四合大通廊。樓下有 1米多深的天井,右角邊有地道可通城外。整幢樓雄奇、堅固,給人一種莊嚴、凝重并富有神秘色彩的感覺。
新浪旅游配圖:完璧樓 攝影:阿公阿婆隨興而至
趙家堡城墻上用“三合土”夯筑的墻垛。蔓延的荒草描述著歲月的滄桑,歷經400多年風雨沒有改變的“三合土”,居然是用糯米、紅糖和沙土拌和,經過半個月的發酵之后夯筑而成的。
從建造至今歷經四百多年風雨,仍保存著完好的城墻城門和大量明代民居,這在全國亦屬罕見。
旅游貼士:
交通:距漳州市區約56公里,可從漳州南客站乘車前往。
門票:15元
安徽查濟村——黃山腳下最完整的古村落
安徽涇縣的查濟古鎮,這里的“查”念“zha”,而不是“cha”。這里的大部分人,都姓查。
新浪旅游配圖:查濟全貌 圖片:遠方網
據說查濟是中國最大的古民居群,綿延十里,廢墟多到壯觀。更好的是,它不像宏村或西遞那么多人,即使是旅游旺季,游客也不多。古鎮的邊上,是一條岸邊開著美人蕉的查濟河。有鋪滿了藤蔓的石橋,有人在橋下臨水濯衣。鎮的盡頭是層疊不窮的青山和田野,山頂水氣蒙蒙,好像《西游記》里將有妖怪出現時的妖氣彌漫。
新浪旅游配圖:石板巷 圖片:遠方網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濟河兩岸,綿延lO里,現存有明代建筑80處,清代建筑109處。幾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畫棟,翹角飛檐,其中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偉、結構精致。尤以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鏤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手法嫻熟精美。
旅游貼士:
交通:坐火車的話一般先到宣城,然后長途車到涇縣。涇縣長途汽車站右轉不遠便是涇縣短途汽車站。乘坐到厚岸的巴士,約1小時到達。從厚岸到查濟3公里,可乘三輪車,4、5塊錢。
門票:58元
湘西黔陽——比鳳凰還早900年的古城
黔陽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比云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較湖南省內的鳳凰古城早900年。各種文化在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經典詩句就是王昌齡寫就于該市芙蓉樓前。
新浪旅游配圖:黔陽古城 攝影:上海色之舞
新浪旅游配圖:古城一景 攝影:上海色之舞
黔陽古城現有楚南第一勝跡之稱的芙蓉樓,重點景點有中正門城樓,南正街、龍王廟、鐘鼓樓等30余處。古城嚴謹整齊的丁字巷,封火墻間隔的窨子屋,最具地方特色的吊腳門樓,青苔侵石的古吊井,歷經戰亂的紅砂城墻,清雅幽邃的石板街,風姿卓越的古曬樓,莊嚴神秘的宗祠寺廟,富麗堂皇的會館戲樓等等。
旅游提示:
交通:乘坐從懷化到洪江的班車
門票:免費參觀
重慶偏巖古鎮——華鎣古道上的工商古鎮
偏巖古鎮位于北碚區金刀峽鎮,因地處鄰水、合川、江北的交通要沖,早在康熙年間就有小店零星分布,后商賈云集。古街沿黑水灘河鋪就,一路木舍錯落,小橋流水,綠樹掩映。
新浪旅游配圖:偏巖鎮 攝影:姚姚
偏巖古鎮歷300余年,保存較完好。自古鎮中段,一青石板橋橫跨小河連接鎮外,以橋為界,主街被攔腰分為上、下街。上街當交通要沖,店鋪林立,其北端為公眾集合之地,現存武廟、禹王廟、戲樓,上、下街尾均構臨河半廊接村野,是集交通、交往兼賞景、休閑的好地方。主街幾無梯坎,空間序列依地勢起承轉合,節點處多為公共活動休閑空間,如廟宇戲樓或酒館茶肆等。
新浪旅游配圖:鎮上祈福的黃角樹 攝影:姚姚
古鎮仍然沿襲了“147趕場”的傳統,即以1、4、7結尾日子(如1日、14日、27日)就是全鎮人民在街上游街購物聚會的日子,非常的熱鬧。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筑、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
旅游提示:
交通:在重慶朝天門汽車站乘到金刀峽的汽車,中途在偏巖鎮下車即可,也可以在紅旗河溝或者兩路,坐車到北碚,再轉車到柳蔭鎮,車費大概在15元左右,在柳蔭鎮轉小面包車2元即可到達偏巖鎮。
門票:免費參觀
貴州丙安古鎮——赤水河畔的古城堡
丙安古鎮為赤水市丙安鄉所在地,是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場鎮,是商賈云集的重要場所。古鎮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水,上、下兩道寨子門保存完整,依山而建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百年風霜,仍然穩如磐石。
新浪旅游配圖:赤水河畔的古鎮 攝影:三言一語
古鎮兩端朦朧古風的寨子門保存完整。上、下兩道寨子門均為寬2.1米,高7米,小巧別致。門前的高石階是下船而上到古鎮的唯一通道,遠遠望去,寨門懸于半空,把歲月浸染的古城堡裝點得淋漓盡致。
新浪旅游配圖:進入古鎮的唯一索橋 攝影:三言一語
幽幽古色的“葫蘆”石板街稀有罕見。從地圖上看象葫蘆的古鎮街道,別有風韻。進入寨門,先讓你領略狹窄壓抑的“一線天”街景,轉過急彎便看不街道,仿佛進入了死胡同。但只要你走近再拐個彎,一條7米寬70米長的寬敞石板街展示在你眼前,使你心曠神怡,如入仙境,風骨詩文頓生靈感。
萬種風情的吊腳樓獨具特色。古鎮沿河峭壁懸巖河畔的房舍建筑都是吊腳風丙安古鎮美景(17張)格,懸空樓、虛腳樓、無底樓、獨柱高腳樓,參差不齊,錯錯落落,別有風韻。
旅游貼士:
交通:赤水客車站有專車到丙安,5元,坐滿發車。過河的船費每人1元;爻炭沙俗∶娴,通常晚上六七點鐘都有。
門票:20元/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497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