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智能機器人來自于一家叫“優必選”的公司,取名為“阿爾法”。當然,機器人不僅可以跳舞,還可以按照用戶的創意做事,比如,一位男士可以用可視化編程程序編一個求婚的程序。
機器人可以在他的女友面前單膝跪來,伸出手拿一支玫瑰花,說出他事先錄好的話,向他的女友求婚。
智能機器人站在臺上,隨著音樂舞動
“用戶可以隨意創意,你想把它打造成什么樣子,機器人就是什么樣子。”優必選董事長助理、副總經理肖滿意說。下一步,機器人還可以管理智能家居,“我要把空調開到26度,機器人立馬可以幫你調到26度。”
智能機器人不單是優必選公司一家的夢想,甚至,它映射了長久以來人類對機器學習的渴望:讓機器能聽會說,可以對話,成為人類很好的陪伴;
在程序的控制下,機器可以在某些領域代替人類做事,把人類從繁忙沉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人類希望機器人不僅懂得執行,如果會思考更好。
智能機器人不單是優必選公司一家的夢想
如果從科技領域的產業發展角度看去,在新硬件越來越發達的時候,曾經遙不可及甚至稍顯科幻的機器人將成為繼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無人機等之后的新一類硬件。
機器人的進化
人們對機器人的征服從工業用機器人開始,自1959年美國制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以來,機器人在日本、韓國、德國等工業化國家得到大規模應用,尤其是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領域都有突破。
他們有著纖長的機械手,代替人們去干一些焊接、噴漆等臟苦累、危險或者僅僅是機械重復的工作。自然,工業用機器人慢慢發展到家用,可以用來清潔地板,或者修剪草坪。
但是,從工業用到家用機器人的進化并不容易。機械手臂相對簡單,輪型機器人稍難,做人形機器人最不容易。目前,人形機器人最有名的是法國的NAO,目前已經進化到第五代產品,法國NAO的生產商已經在研發上耗費了幾億美金。
國內稍顯落后,在阿爾法正式亮相之前,優必選公司經歷了5年的研發,方能讓阿爾法一代亮相于眾。目前在國內像優必選這樣選擇人形機器人方向的機器人公司沒有幾家。
經歷了5年的研發,方能讓阿爾法一代亮相于眾
肖滿意形容這其中進化的艱難:“機器人行業里,能夠做到兩條腿直立行走是技術的革命性的大飛躍,就跟愛迪生發明電燈一樣。”
人形機器人技術比較困難的原因在于機器人的平衡性和重心穩定性很難把握,輪型機器人在這方面相對容易。另一個困難是如何讓機器人不那么機械,而是更靈活。
靈活性主要靠舵機來掌握。在擁有更好的靈活性之后,進入編程的動作才可以實現“所編即所得”,動作得以更優美的展現。
人形機器人靈活性主要靠舵機來掌握
機器人產業還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大部分停留在實驗室里,很難實現商業化規模量產。除了克服技術門檻,價格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
已經成型的NAO目前定價在十幾萬,個人消費者很難自行購買。在這方面,阿爾法通過對舵機等核心部件的成本控制,把價格降到6000元,力圖像蘋果iPhone一樣,進入家庭。
機器人可以做什么?
目前,人形智能機器人還多半停留在說話、跳舞的階段,娛樂性比較強。肖滿意認為,智能機器人能做的不止這些,未來智能家居領域、教育領域會有大用途。
以阿爾法的進化為例,肖滿意透露,明年將在美國消費者電子展(CES)上展出阿爾法二代,“會給它一個人的大腦,并有WiFi連接功能”。
最基礎的功能依然是娛樂、教育。通過相對簡單的可視化編程,人們可以DIY個性化的機器人動作,可以讓機器人踢球、做運動等。
另一個用途是和智能家電結合。可以想到的功能是控制數碼、家電產品的使用,比如打電話,開關空調等。目前,松下、海爾等公司已經考慮家電和智能機器人的結合。
明年將在美國消費者電子展上展出阿爾法二代
近期,海爾和優必選達成戰略合作,優必選將為海爾開發一款智能家居機器人管家產品,讓機器人管理家電產品。
在肖滿意看來,機器人相當于人和家電的連接橋梁。智能家電不愁銷量,機器人跟家電產品進行有效對接。“用戶買家電產品,再買我機器人,用戶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使用”。
人們對智能機器人固有的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機器人的普及
夢想照進現實之時,商業化的難題,人們對智能機器人固有的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機器人的普及。但機器人的前景依然可期。
如近期宣布踏足機器人領域的高通高級副總裁Raj Talluri所說:“處理器協助系統去學習行為與改變行為的這一概念是非常強大的。” 似乎,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后,引發更強烈的消費需求的新硬件中,智能機器人可占一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31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