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北京最古的天主堂 圣母無染原罪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自然傳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北京最古的天主堂,原叫“圣母無染原罪堂”,在宣武門內,今前門西大街181號。它始建于16世紀中葉,建堂以前為東林講學處。明神宗時期,意大利人利瑪竇來中國傳教。神宗朱翊鈞?給他宅第,天主堂就在利瑪竇故宅的東邊。清順治十四年(1657)曾重修,堂前左?保存的一座“御制天主堂碑記”,1775年因地震損壞,直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才修復。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堂制抉長,上如覆幔,傍綺疏(即雕刻),藻繪詭異,其國藻也”。這種與中國傳統建筑不同的主體建筑,至今未作改變,只有堂中的木柱,改用磚砌,四周鑲以水磨石。

現在,堂內講壇后墻上掛有油畫“圣母無染原罪像”,像前供奉著燭臺燈具等祀器,講壇左邊為約瑟油畫像;右邊為耶穌圣心油畫像。耶穌是基舒教傳說中的創始人,稱為督”!妒ソ洝沸悖阂d是上帝的獨生子,為拯救人類,降世為人,是“救世主”。后被羅馬總督彼拉多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后復活升天。兩壁掛著的兒幅油?,畫的就是耶穌的故事。堂中懸掛著四盞五彩吊燈,平日很寂靜。

現在,天主堂完整無損,神甫有十幾人,每逢星期曰,中外信徒照常來做禮拜。

賈后疃天主堂(圣母無染原罪堂),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賈后疃村,通州城東偏南30里,為通州乃至京東最大天主教堂,歷史悠久,有數千教友,歷史上教友人數還曾經超過萬人。

清順治年間,賈后疃賈某(號半仙)在北京順治門一帶謀生,生活艱難,多次到宣武門內天主堂聆聽神父講道,并接受洗禮入教。后回鄉傳教,其人有半仙之稱,因此信教者漸多,從此賈后疃的教友逐漸多了起來。20年后,北京西什庫天主堂主教樊國良(法國人),先后派王、李、鄒等神父到村中及通州城內外傳教。1873年先后在賈后疃、牛牧屯、通州西門外建天主教堂,并在通州設立教區,管轄良鄉、房山、長辛店、琉璃河、順義、寶坻、香河等地傳教、建堂事宜。

1873年王神父(綽號馬棒王)在賈后疃監工興建天主教堂,為羅馬式風格建筑,可容納600多人同時參與彌撒。院落南向,神父宿舍為磚券,前廊合瓦券棚頂,墻嵌木制門窗,欞葦簾灰頂。前有洋槐兩株。西部教堂面向東、縱深約30米,東西10多米,高14米,門上部頂端高立十字架,面檐砌有連弧磚券。

在1900年夏,賈后疃天主堂遭到義和團重創。法國籍董神父遇難,賈后疃村被包圍48天未被攻陷。

之后,西什庫教堂派李神父重新整飭教堂及教會事務,并在附近傳教,后另派董神父(荷蘭人)、王瑪竇,1927年以后由王公覆、王汝楫、孟煥禹等人繼任神父。這段時間,賈后疃所屬堂區有:譚臺、卜落垡、榆林莊、八百戶、豆各莊、城子等20多個村莊,遠大于牛坊和牛牧屯堂區。

解放后,從1955年至1957年,先后有胡明德神父和賈西中神父為本堂神父,胡明新為副本堂神父。1958年后教堂被改為小學校,在文革期間曾用作禮堂、倉庫,1973年教堂被徹底拆除。

1986年,由北京教區撥款5萬元,通縣政府補償1萬元,加上教友奉獻的8000元和有關方面贊助3萬多元,共10萬元,重建賈后疃天主堂。按照原天主堂外觀和構造,由侉子店鄉建筑施工隊負責設計并施工。

1986年重建的賈后疃天主堂。外形類似南堂,三個半圓的拱形屋頂很有特色。歷史影像,來自網絡。

重建工程于1986年4月18日破土動工,同年12月7日竣工,交付使用。新教堂能容納400多人的座位,堂內各種設置齊全。教堂規模之大,樣式之壯觀,是北京郊區各地的教堂難以媲美的?⒐さ牡诙欤12月8日,由北京教區主教傅鐵山主持,隆重舉行了開堂典禮。

1986年重建的教堂建成不到20年,就成危房,不得不再次推倒重建,說明當時建筑質量的低劣。

1986年建成的教堂后由于損壞嚴重,于2006年底拆除,由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在老教堂原址上重建了新的教堂,新教堂于2008年7月落成,鋼筋水泥結構。新教堂雄偉壯觀,內部裝修樸實、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55551.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