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史料記載 國父孫中山曾接觸UFO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uf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事跡極多,有些書籍也提到他曾于1912 年之后的數年,遍游大江南北,進行考察。在1916 年,國父率胡漢民、鄧家彥、朱卓文、陳佩思、周佩箴、戴季陶、陳去病等先生,赴杭州、紹興、寧波考察后,又因視察象山、舟山軍港,順道旅游了普陀山。


國父孫中山幼時照片

1934年,普陀高僧印順法師,寫過《游普陀山志奇》的由來一文,收集在《南海普陀奇聞錄》中,并曾發表在《佛教日報》上,一時轟動佛教界。因為記載1916 年8 月25 日,國父由普陀山慧濟寺住持了余方丈陪同,攀佛頂山天燈臺,登高放覽。此時海風習習,涼爽怡人,煙螺數點,無比清勝。國父獨徘徊忘返,而忽見奇景異物,驚詫不已。

游覽歸來,在慧濟寺方丈室,命陳去病先生代筆記錄所發生的事,并將自己所佩“月白風清”印章蓋上,原文留在寺內。這一段文字甚至出現在一些佛教書籍:“……旋赴慧濟寺,才一遙矚,奇觀現矣!則見寺前恍矗立一欣偉牌樓,仙葩組錦,寶幢舞風,而奇僧數十,窺其狀,似乎來迎客者。殊誅之儀,觀之盛,備舉之提。”(站長注:“奇僧”表示沒有頭發、相貌奇異的“怪人”,而“似乎來迎客者”是否意味著他們到此來與一代偉人相會呢?)

佛教界樂于引述這段文字,以表示國父也曾見過與佛僧有關的靈異現象。 1936 年11 月,《逸徑》半月刊發表了馮自由先生寫的〈孫中山先生《游普陀志奇》跋〉,文中說:“謂當登山時,中山先生遙見慧濟寺前云光繚繞,有無數僧人盛服排列其上,類出迎狀。”1953 年12 月,鄧家彥先生在臺北一枝廬寫的《國父游普陀述異》一文中說:“至若蜃樓海市,圣云物異,傳聞不一而足,目睹者又言之鑿鑿……國父口講指授,目炯炯然,顧盼不少輟。”1981 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南海普陀山奇聞異錄》一書,作者為普陀山普濟寺知客僧煮云法師,書中說:“國父孫中山先生于民國5 年8 月與胡漢民等諸先生來山,在佛旋山,國父睹靈異。”

然而國父這一段文字之后的目擊記錄卻被忽略,實在可惜,因為它才重要,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國父是如何寫的:

“轉行近,益了然,見其中有一大圓輪盤旋極速,莫識其成以何質?運以何力?方感期間,忽杳然無跡,則已過其處矣。遂詫以奇不已。余腦臟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

這段文字數十年來當然會被忽略,因為“無法解釋”,現在我們依文來做個考據:

一、國父在近距離清楚地(轉行近,益了然)在空中見到一個大圓輪;
二、此圓輪盤旋相當迅速;(盤旋極速)
三、國父不知那個空中大圓輪是什么物質制造的;(莫識其成以何質)
四、也不知此圓輪是用何種力量運行的;(運以何力)
五、國父正在感到疑惑時,此物突然杳然無跡而消失;(方感期間,忽杳然無跡)
六、國父一向沒有怪力亂神的想法,卻無法解釋方才所見(余腦臟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

由以上幾點,已知國父將大圓輪的種種說得十分真切、具體,它的形狀、速​​度和消失情況,正與五十年來的UFO 所具有的特征一模一樣,毫無牽強之處。

因此我們可以說,國父孫中山先生在1916 年游浙江普陀山時,在近距離看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127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