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末代法老克里奧佩特拉一生傳奇色彩濃厚,她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埃及艷后,用魅力征服了凱撒大帝的女王,她的死也是神秘離奇,讓后人爭論不休。
艷后之死
克里奧佩特拉在極盡富貴的宮廷長大,身體里流淌著托勒密家族的高貴血液——托勒密曾是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的將軍,亞歷山大將埃及賜給他管轄,此后,托勒密家族統治200余年,直至克里奧佩特拉時期。
她從小與兄弟姊妹一同接受法老的教育,據傳通曉7種語言,是托勒密家族中最有才智的女性。
托勒密家族的這位佳麗,年少時便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她按照習俗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婚,共同掌權,治理整個埃及。
后來,姐弟倆因權力爭斗,克里奧佩特拉本來居于下風,卻因美貌無雙贏得了羅馬大帝凱撒的心,借羅馬人的手奪回了權力,終結了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的生命。
為保國家,她成為凱撒的情人,并與他育有一子。凱撒遇刺身亡后,她引誘凱撒的密友安東尼,他們圖謀聯手統治羅馬帝國,但被凱撒的甥孫和養子打敗,克里奧佩特拉在屋大維侵占埃及后不久便死去了。
根據歷史記載,羅馬帝國的屋大維率軍大敗安東尼,當時屋大維住在埃及王宮內,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則被屋大維囚禁于王宮旁的陵墓。她命人偷偷運進一條致命的毒蛇角蝰,讓衛兵將一封自殺遺書交給囚禁她的屋大維。
然后,艷后將自己反鎖于陵墓中,先是艷后以毒蛇自噬,然后兩名侍女也跟著被毒蛇咬死。
當被人發現的時候,艷后已經死亡,侍女則在床邊奄奄一息。在埃及艷后手臂上發現了被蛇咬的痕跡,但是四下尋找卻沒有毒蛇的蹤影。
但是歷史學家認為,整個描述太過離奇且漏洞百出,實在不合情理。
蛇噬自殺太牽強
埃及人崇拜蛇,將蛇奉為神靈,而傳說中艷后所用的角蝰是一種在法老時代很有名的蛇。這種蛇雖然有毒,但是其毒液的作用效果慢,人被咬后可能要幾天甚至幾周才會死亡,顯然不符合對于埃及艷后死亡的描述。
也有人認為艷后是借助埃及眼鏡蛇來自殺。這是埃及最厲害的一種蛇之一,它體型最大,分泌的毒液最毒,具有神經毒性,會阻斷神經脈沖傳導,導致進行性癱瘓(即癥狀逐漸加重的癱瘓)。
一旦埃及艷后遭到蛇咬,毒液會先癱瘓她的眼肌,接著胸部和胃部肌肉會變得僵硬,最后她會窒息而死,并且一條毒蛇的毒性足以毒死3個人。
盡管如此,這種蛇咬一口所注入的毒液只有幾滴,不足立刻讓人斃命。對于毒蛇來說,毒液是重要的武器,捕獲獵物、謀求生存全靠這些液體,它總要留下足夠的毒液,以對抗下一次可能出現的斗爭,所以毒蛇噬咬并不是總會釋放毒液的,動物專家稱 被眼鏡蛇咬到會中毒的概率只有10%。
這樣看來,毒蛇要咬死這位女王,必須噬咬數次,艷后一定是千瘡百孔,不會只留下兩個毒牙印記,并且,因中蛇毒毒發身亡最快2小時,多半都需要好幾個小時,3名死者都在極短的時間迅速死亡,由一只蛇完成這種暗殺任務,可能性微小。
再說,埃及眼鏡蛇體長可以達到2米多,就算是小一些的眼鏡蛇也不會立馬消失蹤影,那么殺害艷后的蛇又怎么會憑空消失呢?
埃及艷后的蛇噬之說可能是人們對于她死亡的神話解釋。古埃及人的世界受神明主宰,3000年來,諸王被埃及百姓奉為神明崇拜,他們也自視為神明。當克里奧佩特拉登基為法老,她不僅成為國家的女王,也同時被視為蛇身神明伊西斯的在世化身。
從克里奧佩特拉加冕開始,她的命運就和蛇密不可分,這種極其神秘的動物,原是保護埃及女王之物,在她人生的最后傳說中卻是致其死亡的工具。
服毒自殺說
在埃及艷后死后76年,羅馬帝國時代的史學家普魯塔克在其撰寫的歷史書籍中提出她可能是服毒自殺,普魯塔克還推理了艷后是如何自殺的。
她在一把空心梳子里暗藏用毒芹煉制的毒藥,梳子則一直插在她的秀發之中,后來她用梳子里的毒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近,新西蘭一個毒物研究團隊分析毒芹,從中提煉出劇毒濃縮液,以判斷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可信之處。一
把空心梳子可以裝1~2毫升液體,而毒死一個人需要至少30毫升毒液才能做得到,加上還有兩名侍女,這毒液梳子根本裝不下呀,并且毒芹提煉的藥劑也不能短時間內致人死亡,至少得要幾個小時,而且尸體會呈現中毒跡象。
顯然,喝毒藥自殺的描述也完全站不住腳。
自殺說的另外一個疑點在于自殺遺書,女王的陵墓離屋大維所在的埃及王宮很近,只有幾百米的距離。
根據描述,在自殺前幾分鐘,艷后寫信給囚禁她的屋大維,而一個真正想自殺的人往往不會這樣做。通常這些人都是寫下遺書,放在身旁,而不會將遺書交給別人。
況且縱觀埃及艷后傳奇的一生,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性格好勝的女性,絕不輕言放棄。這樣一個女人,為了權力一定會拼盡最后一點氣力,而歷史上她的死卻被描述為自殺,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如果埃及艷后的死不是自殺,那么又是誰奪取了她的性命呢?
屋大維:亂世中的“網推”高手
如果說要找一個有能力、有機會、有動機去殺害艷后的人,那么羅馬帝國的獨裁者屋大維嫌疑最大。
從他生平行為中, 現代犯罪心理學專家做出分析,認為屋大維是個博弈高手,心機深重,善于權謀,政治宣傳工作更是做得風生水起,他有足夠的理由和能力去殺害艷后。
凱撒死后,作為養子的屋大維被指明為凱撒的繼承人。他野心勃勃,打算大權獨攬,但在圖謀大業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安東尼。屋大維和安東尼在凱撒死后,分別掌管羅馬帝國的西部和東部,勢均力敵。
這個時候,安東尼和埃及艷后走在了一起,并從她那里獲得了經濟和軍事上的支持,兩人合謀共同奪取羅馬帝國的無上權力。
屋大維發現敵人的聯合圖謀后,就散播惡言大肆詆毀。他是宣傳大師,放在現代,十足一個老道的網絡推手。他利用安東尼和艷后的關系,極力抹黑安東尼的形象,向民眾宣傳過去的戰將已經被轉變成女王身邊的懦夫。對于埃及艷后,屋大維更是毫不留情,用盡污言穢語,將她描述成一個無恥骯臟的女人。
屋大維對抗的是安東尼,但他宣戰時選擇的對象是埃及艷后,這樣一來,戰爭的性質就從帝國將領的內耗變成對抗外國女王的正義之戰,借此把自己置于道德制高點上,這就和古裝劇里叛軍總要舉著個“清君側”的大旗去斬皇帝有些類似。
隨后,屋大維重創安東尼,帶兵征服了埃及,安東尼自殺,埃及艷后成為屋大維的階下囚,而這個在宣傳上做足了工作的屋大維終于贏得了羅馬帝國的至高權力。
擊敗安東尼和埃及艷后的聯盟之后,屋大維成為新時代的帝王。當時曾出現過彗星流過的現象,他告訴公眾這顆彗星是凱撒成為天神的表示,那么他自己就是“神明之子”。屋大維有能力操縱自己的公眾形象,那么他也有可能針對埃及艷后之死制造假象。
埃及艷后死亡當天,他就在亞力山大皇宮,毋庸置疑占據有利之機。他一旦發號施令,完全可以掌控陵墓的一切,命衛兵殺死艷后和女仆,再捏造份遺書,偽造出不在場證據。
他也有絕對的權力可以扼殺一切不利流言,讓故事完全按照他的筆墨傳揚出去。
一切是因為孩子嗎?
對于當時的歷史描述最多的是屋大維的自傳《神圣奧古斯都的成就》(屋大維稱帝后,即是奧古斯都大帝),而當時的歷史記載很多是依據這本自傳的記述而來。因此,所謂的史料可能都是屋大維自己的描述,他具備一切條件,來捏造埃及艷后的自殺版本。
至于屋大維殺害埃及艷后的動機,歸根結底在于艷后和凱撒大帝的孩子凱撒里昂(名字意為“小凱撒”)。這個孩子的存在是對屋大維權力的最大威脅。他是凱撒的親生兒子,有權成為羅馬皇帝,他的母親是埃及法老,他有能力得到埃及舉國上下的支持。
如果埃及艷后活下來,利用她的權謀,完全有可能扶持兒子取代屋大維,做凱撒的正統繼承人。
據普魯塔克記述,屋大維攻陷亞力山大數日前,埃及艷后就送14歲的凱撒里昂到南方的衣索比亞,而埃及艷后一死,屋大維便命人追捕他,并成功將這個孩子殺害。
埃及艷后的自殺行為洋洋灑灑被史學家鋪陳得撲朔迷離,然而凱撒里昂遭到謀殺的史料竟然一筆帶過,根本就不重視此事。大概這也是奧古斯都的宣傳伎倆,因為只有他才有能力在事后書寫歷史。
埃及艷后的死,究竟是傳奇的終結,還是權謀的惡果,由于證據不足,這個秘密,大概只能留給想象去揣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7900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