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輻射環出現地球附近致反物質異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宇宙探索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技訊】8月30日消息,報道稱,意大利羅馬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根據PAMELA衛星數據顯示,在地球附近有一個反質子環的理論是正確的,而此環是因宇宙射線和地球大氣頂部粒子的原子核發生碰撞而產生。

  在這之前,物理學家認為,產生于太陽的宇宙射線流不斷地撞擊地球的大氣層,這些宇宙射線流主要由質子、電子和氦原子核組成。

  而太陽所產生的宇宙射線算是較大的一部分,另外還有部分來自宇宙其他的射線源。當這些粒子與大氣層頂部的粒子核相撞時,就會產生更小的粒子。

  這些更小的粒子被認為是反質子,大多數粒子在碰撞的過程中會全軍覆沒,那些不與普通物質發生碰撞的粒子就會留在大氣中,逐漸累積形成帶狀結構。

  這個環繞地球的環帶狀結構被稱為:范艾倫輻射帶,主要是指在環繞地球的宇宙空間存在著高能輻射帶。這個高能輻射的帶狀分布不僅是一圈環結構,還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在內輻射環上,高能質子居多,在外輻射環上,高能電子居多。

  而之所有會出現兩個環狀高能輻射帶,科學家認為這是由于地球磁場造成的兩個內外環輻射環,就像地球的兩只無形的大耳朵,較輕的粒子可以處于外輻射環上,而更大更重一些粒子處于內輻射環上,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的反質子就存在內輻射環上,這是因為質子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處于更低的軌道位置。

  為了檢驗這個高能輻射環理論,研究人員轉向使用用于反物質探測的方法,該衛星上裝載有一個宇宙射線探測器的接受板,定期進行監測。

  探測器經過的區域,被科學家稱為“南大西洋異常”區域,在這個區域內,范艾倫輻射環穿過地球的高層大氣。

  輕原子天體物理衛星傳感器數據顯示監測到28個反質子,根據研究小組的人員介紹,這個數量是非常大的,比我們對太陽風進行隨機抽樣檢測中要高出3倍,這說明在靠近地球的內高能輻射環上,聚集了較為豐富的反質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5663.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