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盤點全球最神秘15處疑似外星文明雕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uf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下面要向大家介紹世界史上最大最神秘的15處巖石雕像,這些雕像有些至今都是世界未解之謎,像埃及的金字塔。在技術不不達,工具不先進的遠古時代,人們是運用什么樣的智慧雕刻了這些巨大的作品?

  一、埃及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海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征,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

  原來的獅身人面像頭戴皇冠,額套圣浮雕,頦留長須,脖圍項圈。經過幾千年來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項圈不見蹤影,圣浮雕于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亞在雕像下掘出,獻給了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胡子脫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館存有兩塊,大不列顛博物館存有一塊(現已歸還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損了一大塊,據說是拿破侖士兵侵略埃及時打掉的,實為訛傳,它是被朝圣游客中世紀伊斯蘭蘇菲派教徒砸掉的。歷經4000多年的獅身人面像,現已痼疾纏身,千瘡百孔,頸部、胸部腐蝕的尤其厲害。1981年10月,石像左后腿塌方,形成一個2米寬3米長的大窟窿。1988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兩塊巨石,其中一塊重達2000公斤。

  二、約旦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 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它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隱沒于死海和阿克巴灣(今天的約旦國境內)之間的山峽中,位于干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它幾乎是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的,并以巖石的色彩而聞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實際上,這里的巖石不只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三、羅斯摩爾山國家紀念公園 (Mount Rushmore Natonal Memoral)的總統雕像

  羅斯摩爾山國家紀念公園是南達科他州最有名的旅游圣地不外是參觀羅斯摩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四位總統巨像,華盛頓〈George ashngton〉、杰佛遜〈Thowmas Jefferson〉、羅斯!碩heodore Roosevelt〉和林肯〈Abraham Lncoln〉的石雕頭像位于黑崗〈Blac Hlls〉上。這四位美國總統代表了美國文化的出生、保存及發展!

  總統巨像

  黑崗 Blac Hlls 在幾百哩的開放平原上突然攏起,看起來非常的不搭調,黑崗是一個 50 哩寬、120 哩長的小山脈,平均高度比附近的平原高出 4,000 ?,7,242 ?高的哈尼峰是落磯山脈以東最高的山峰。

  1927 年至 1941 年,以 Gutzon Borglum 為首的雕刻家及其它 400 位工作人員雕刻了六十?高的四位總統雕像,這四位總統代表了美國開國 150 年的歷史。游客到這里主要是為了參觀這四座花崗石雕像,游客也可以參觀 1939 年 Gutzon Borglum 所建造的雕刻者的工作室〈Sculptor's Studo〉,這里展出石膏模型及開鑿石像的工具!

  四、中國樂山大佛

  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位于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 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匯合,水流直沖凌云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只常觸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于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后,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征集工匠,繼續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五、印度馬爾巴里普朗海岸寺

  地點:Mahabalipuram,印度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8世紀

  海岸寺由大小兩個體量組成。兩個體量風格相似,但平面形狀不同,二者的位置關系十分微妙。大小兩個體量都是供奉創造也毀滅之神和男性生殖器的。大祠堂由祠堂和外層墻構成,墻的兩面都有神像雕刻。建筑的四周擺放有許多圣牛石雕。建筑的頂部為多層的金字塔形,上面有很多雕刻裝飾元素,形態優美,是印度南方式樣的早期實例。

  六、埃及阿布辛貝神廟

  重要旅游景點,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千米處。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古埃及新王國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建造了這座大型巖窟神廟,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了,也是新帝國的法老王時代最受保護的遺跡。

  阿布辛貝神廟深達60馀公尺,每年春分及秋分這兩天,陽光會直接照進洞內最深處,讓整個神殿閃閃發光。后來因為亞斯文水壩的興建,聯合國決定將神廟切割并上移200公尺,以避免神廟遭水淹沒,不過因為無法如古埃及人般確切掌握天文,現在陽光照進的時間已有偏差。

  正面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像高達20米。游人們可從這里進入神廟內部。內部是一個大列柱室,是由8座高達10米的模仿俄塞里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構成的。大列柱室兩側墻上的雕刻絕對不容錯過。上面刻著拉美西斯二世在卡疊什(現敘利亞地區)和赫梯人激戰的壯觀場面。大列柱室深處的前室中的觀光亮點是奈菲爾塔利王后的浮雕。最深處圣地內并排有數座雕像,從右至左依次是:拉·哈克提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阿蒙·拉神和普塔哈神(黑暗之神)。

  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門前4座巨型石質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無不栩栩如生,經過逾3000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

  七、中國重慶大足石刻

  位于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大足等縣境內,這里素有“石刻之鄉”的美譽。大足石刻最初開鑿于初唐永徽年間(公元649年),歷經晚唐、五代(公元 907~959年),盛于兩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云崗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相齊名。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載,無不備列”,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大足石刻縱貫千余載,橫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同時伴隨造像出現的各種經文、傍題、頌詞、記事等石刻銘文有15萬余字,而且多為金石史中的佳品,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余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最為著名和集中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縣城西北2公里處,始刻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至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62年)結束。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共51種,以當時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為主。它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不同于中國早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精細、技藝高超、俊美典雅而著稱于世,展示了中國公元8世紀至14世紀時,民間佛教信仰及石刻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八、埃塞俄比亞圣喬治教堂

  St George Cathedral,是亞的斯最繁華的購物區的地標之一。1896年,由孟利尼克皇帝奠基建造,用來紀念對意大利侵略軍的Adwa戰役的勝利。作為教堂從1905年11月始。后來的埃塞俄比亞帝王均在此進行加冕儀式,是亞的斯最古老的教堂。

  教堂主建筑位于正中的最高處,是一座石頭建筑,平面為八角型,造型相當優美,看上去十分舒服,色彩搭配很美。另一處重要的建筑是教堂鐘樓,一個三層建筑,底層是博物館。展出歷朝帝王的皇冠等用品。鐘樓上高懸一口大鐘,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口鐘是全埃塞俄比亞最大的。每天禱告時間,鐘聲會悠揚地響徹整個Piazza。古老的歷史在鐘聲中與現代都市生活交融在一起。使得這個繁華的區域引人入勝。

九、印尼的Borobudor

  Yogyakarta是座有歷史的城市,擁有印尼最多的更種寺廟遺跡,最為出名的是Prambanan Temple(Hindu教), Borobudor Temple (佛教).

  這兩處遺址為印尼為數不多的入選世界遺產的景物

  Yogyakarta的城市標志就是Borobudor Temple中的佛塔。

  十、神秘土耳其“地下城”Cappadocia

  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位于土耳其中西部,是個美麗的奇怪的地方。數不清的巖錐,蒙著一層淺淡的黃色,偶爾可見的斷面,卻如一把利刃赫然削過,留下幾道刺目的雪白。巖錐群面目相仿又各具風骨,簇簇團團者親密地相倚相依,仿若堅骨之下仍有看不見的血脈相連;拔地擎天者悄然獨立,背托著廣寂的藍天,突兀得恰到好處;更有奇者渾身桶圓,頭頂惟妙惟肖的蘑菇帽子神氣活現地俯視腳下。在這里,人們除了瞪大雙眼外,還要努力睜開心靈的第三只眼睛,洞徹造物主的神來之筆,是如何勾勒出這“后現代”品質的杰作。

  數不清的巖錐,蒙著一層淺淡的黃色,偶爾可見的斷面,卻如一把利刃赫然削過,留下幾道刺目的雪白。巖錐群面目相仿又各具風骨,簇簇團團者親密地相倚相依,仿若堅骨之下仍有看不見的血脈相連;拔地擎天者悄然獨立,背托著廣寂的藍天,突兀得恰到好處;更有奇者渾身桶圓,頭頂惟妙惟肖的蘑菇帽子神氣活現地俯視腳下。在這里,人們除了瞪大雙眼外,還要努力睜開心靈的第三只眼睛,洞徹造物主的神來之筆,是如何勾勒出這“后現代”品質的杰作。

  地下城堡的房舍按用途規劃為臥室,作坊、廚房、武器庫、儲物室、水井和墓地等。每一層的出入口都設“機關”,洞口上方置一個大圓石輪,若有敵情,啟動開關,石輪會自動滾下,堵住進口。各層有梯子相連,并挖了數十條豎洞和外逃的秘密出道。每走一段,便發現一個又深又高的長筒形洞,黑漆漆的不見頭尾,但一股股清風呼呼吹來,這是換氣孔,以保持洞內有新鮮空氣。

  十一、中國甘肅省的炳靈寺石窟

  位于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從蘭州出發乘車行75公里,到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游艇,經過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進峽口,過姊妹峰,即可到達。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后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后,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巖寺,初建于16國時期。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岸的紅沙巖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以下為主,創建于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現存窟龕183個,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壁畫約900平方米。其中169窟開鑿于一天然石洞中,規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炳靈寺石窟雕像776軀,其中石像694軀,泥塑82軀,主要人物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無量壽佛、彌勒佛以及各種菩薩、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簡練,肢體半裸,衣裙飛動,姿態優雅,靜中有動,比例協調,充分體現西北渾厚粗獷之神韻。

  十二、馬耳他Hal-Saflieni大地窖

  大地窖的位置是在靠近Paola附近一個叫Hal-Saflieni的小村莊的洞穴的地表下面。地窖是1902年在當地挖掘蓄水池的過程中發現的。地窖很大共分上下三層,地窖里有著數不清的房間,一間連著一間。在地窖里人們發現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珠寶和石頭做成的器皿。在開頭的房間里找到了一個睡著了的牧師的遺骨,緊接著往里探索就發現了6000多人的尸骨。據估計這個地窖大約有3200年的歷史了。

  由于有太多的游客的參觀而損壞了地窖,管理者于是開始限制參觀的人數了,每次只限8到10組游客參觀,通過這個方法控制游客的數量。取消了以前的票務制度,不是買了票就可以進去了,要提前訂票。由于夏季來的游客特別的多,那么票也就比較難買一些需要等的時間就要長一些了,但是冬天很少有游客來此參觀。

十三、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像

  阿富汗巴米揚佛像群位于首都喀布爾西北的巴米揚鎮東北郊不遠的山崖處。這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鑿的佛像。其中兩尊巨佛,一尊造于公元五世紀,高53米,著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一尊鑿于公元一世紀,高38米,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公元四世紀和七世紀,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過這里,并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對巴米揚大佛作了生動的描述。

  十四、薩特阿拉伯瑪甸沙勒Mada' in Saleh

  一個沉浸在歷史和傳說中的景觀,數樯忱盏膲災故俏ㄒ灰粋文字作為一種文化消失在時間迷霧中的民族的真實遺跡,數樯忱,也被稱為黑格拉(Hegra),它是納巴汀王國的南部都城,佩特拉是北部都城。

  主要景點

  石谷

  瑪甸沙勒是一個商旅路線上將南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盆地以及美索不達米亞連接起來的貿易中心。這是一個繁榮的城市,環繞其山的墳墓上刻有雕刻,壯觀的墓穴向世人展示了這里的人們的驚人財富。

  漢志鐵路(Hijaz Railway)

  這是一個充滿刺激的旅程,也是一個傳奇的歷史步道,從遠古的乳香和沒藥商人,到龐大的麥加朝圣隊伍,到熱氣騰騰地南驅直入麥地那的土耳其帝國士兵的殘余部隊,到T.E.勞倫斯和他那些像他一樣的往北征戰的貝多因野戰軍部隊,每一個都是一部傳奇的歷史。

  十五、伊朗Naqsh-e Rustam紀念碑!

  專家認為在伊朗法斯省的Naqsh-e Rustam紀念碑附近興建的鐵路會導致波斯波利斯成為瀕危世界遺產,同時影響到包括Naqsh-e Rustam以及相關的紀念碑物件納入波斯波利斯延伸指定的計畫被取消。

  波斯波利斯紀念碑群是伊朗第一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物件,時間是1979年。

  根據Parseh and Pasargadae研究基金計劃,Naqsh-e Rustam, Naqsh-e Rajab以及薩珊王朝古城Estakhr是準備列入波斯波里斯延伸指定的物件的,但鐵路的興建會破壞這些物件的登錄。

  Naqsh-e Rustam是阿契美尼王朝諸王如大流士一世以及薛西斯一世在胡笙山堅硬的巖石里鑿出的墓室。此地同時也包含了埃蘭時期與薩珊時期的遺跡。三百公尺外五米高的鐵路路堤破壞了Naqsh-e Rustam的景觀,將來火車行駛帶來的振動也會破壞紀念碑本身。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將鐵路建在與Naqsh-e Rustam有適當距離的連結道路以外,而且鐵路本身應低于地表面五公尺才不致影響景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7115.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