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7億年至2.52億年前的時期內,地球正在緩慢地從三疊紀大滅絕的災難中復蘇過來。這次毀滅性的滅絕事件幾乎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消失了,包括大多數的陸生植物,整個地球奄奄一息,地球赤道附近的環境幾乎讓生命體無法生存。英格蘭利茲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維格納爾在研究中表示,“綠色植物們努力地用光合作用消耗著讓地球升溫的二氧化碳氣體,如果沒有這些綠色植物的存在,地球恐怕早已變成了一個超大的溫室。”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僥幸存活下來的頑強生命體,比如一些命大的蝸牛和蛤,也沒能熬過這次災難,在之后的500萬年里,地球幾乎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星球。
在研究中,維格納爾和他的同事對一些從中國南部淺海中搜集到的細小化石進行了仔細研究,中國南部海域在三疊紀時期是屬于地球的赤道地區。研究人員通過對化石中氧同位素的檢測得出,在三疊紀晚期赤道附近海域的海面溫度大約為40攝氏度,這個溫度在科學家們看來是“致命的熱”。現在在同樣一片海域,平均溫度僅為25-30攝氏度。
這種高溫也解開了縈繞在科學家腦海中的謎題:為什么地球在三疊紀大滅絕后經歷了500萬年才恢復過來,而在其他大滅絕后數十萬年就回復了生機。這樣的滅絕還會再一次發生么?維格納爾給出了答案:“從理論上來說,很有可能。”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結果表明,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從1880年至今已經上升了0.8攝氏度,而且上升部分的2/3是發生在1975年之后。不過,即使在這樣的溫度上升速率下,人類距離大災難那樣的氣候還比較遙遠,在人類滅亡之前,植物會先消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999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