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天下奇聞:蘇丹女人竟然可以娶老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奇聞異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蘇丹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在蘇丹南部的克雷亞地區,有一個以牧牛為生的努爾族,約有40多萬人口居住在一大片草原上。努爾族人至今保留著一種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異風俗——女人“娶妻”。

  當女人“娶妻”時,全村男女老少興高采烈,在非洲特有的達姆鼓等打擊樂器的伴奏下,縱情地載歌載舞;家家戶戶殺羊宰牛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兩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新人”,身上均裹著鮮艷的婚紗,頭上罩著絢麗的面紗,竟都是女人。她們分別側身坐(不是騎)在兩頭毛驢身上。毛驢披紅掛綠,頸脖上的顆顆鈴鐺清脆作響,一前一后在眾多親友的簇擁下,浩浩蕩蕩步行來到“新郎”家……

  原來,努爾族人的傳統觀念認為,一個家庭,人丁興旺、子孫滿堂,才是家族強盛的標志。因此,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了正常的男婚女嫁外,同時還允許女人“娶妻”。不過,并非所有的女人都有資格“娶妻”。法律嚴格規定,她必須具備特殊條件才能享有此權:即必須是不能生育且又離了婚的人;或是因種種意外事故而成了家中惟一的幸存者。

在蘇丹,除了正常的男婚女嫁外,同時還允許女人“娶妻”

  這樣,大伙才把她看成是“男人”,可以“娶妻”。這種“丈夫”除性別與男人不同外,在家中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與真正的丈夫是一樣的。她“娶妻”的目的也是為了繁衍后代,以便后繼有人。但是這樣的“同性”家庭怎么達到這一目的呢 在生育方面,努爾族人不太介意血緣關系。

  因此,她要邀請一位男性親屬與她的妻子生兒育女。也就是說,她是“名義丈夫”,而其妻所生子女都是“婚外情”的結晶。雖是“私生子”,但孩子們都取她的姓,并稱其為“爸爸”。這樣后代就名正言順地納入“父系”門庭之中,以延續“香火”。孩子們也都像尊重男性父親那樣尊重她,因為她是這個越來越大的家庭的主宰。

  四五千年未變的傳統

  努爾族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的紙草書和壁畫里,就記載著他們祖先的故事。幾千年來,其他民族或消亡或演化,唯獨他們仍保留著古老的社會結構和傳統風俗,被稱為“非洲人文的活化石”。和許多接受了外來文明的鄰近民族不同,努爾人仍沿用古老的努爾語。

  由于養牛業是最重要的產業,努爾語中有數百個復雜的詞匯來形容牛的不同顏色和花紋,而這種原始語言總的詞匯量也不過三萬多。努爾人不喜歡做生意,除非為了買牛。當地至今流傳著一個故事,說當年橫掃整個非洲商路的阿拉伯商隊唯獨奈何努爾人不得,因為他們唯一可賣的是牛,而能吸引他們來談生意的辦法,卻是把更多的牛賣給他們。

在蘇丹,除了正常的男婚女嫁外,同時還允許女人“娶妻”

  嚴格的族內法令

  努爾人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各個家族歷經數千年,幾乎完整無缺地繁衍延續到現代,這其中的奧妙何在?

  根據努爾人“習慣法”,每一個家庭的血緣鏈條都必須世代相傳,不可中斷,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財產永遠保留在家族內部。因此努爾人的婚俗顯得非常奇特:如果一個男人沒有留下后代就拋下妻子死去,那么他的弟弟有義務娶寡嫂為妻,所生的子女歸入死去哥哥名下,并繼承其生前所有的牛;如果這戶家庭夫妻雙方都不幸去世,則族中長輩有義務指定一名少年繼承他們的牛,這個少年因此必須斷絕和親生父母的一切關系,認那個死去的男人作“父親”。

  女性可以成為“丈夫”

  更令人意外的,就是女人也可以“娶妻”。按照努爾人的習慣法,如果某個家庭所有男性成員都不幸去世,只留下一名女性成員,則不論她是守寡的媳婦,還是死者未婚的姐妹、女兒,都有權“娶妻”,以便繼承家產;槎Y由族中長輩主持,所娶的“妻子”必須稱呼這名女性為“丈夫”,并像對待真正丈夫那樣對待她。由于女“丈夫”無法和妻子生兒育女,在婚禮上還要被指定與一名合適的男性親屬配對生活,直到生下兒子為止。所生的兒子從小就必須呼女“丈夫”為“爸爸”,姓“爸爸”的姓氏,長大后繼承“爸爸”家族的一切財產、地位和義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蘇丹,除了正常的男婚女嫁外,同時還允許女人“娶妻”

  這些復雜奇怪的規定記載在努爾人習慣法中,由各家族長老口傳心授,數千年來奉行不變。正因為有了這一系列復雜而古老的規定,雖歷經人世滄桑,努爾人仍基本延續了幾千年前一個個家族的血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1459.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