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大嶼山下長沙泳灘14日發現一條身有傷痕江豚尸體,漁護署與鯨豚專家到場證實是一條成年雌性江豚,在其生殖器內發現有一個8寸長組織,事后證實是纖維瘤,已取走內臟樣本,將進行毒理化驗以確定其死因。
14日早晨6時23分,一名40歲姓羅男子在下長沙泳灘早泳期間,發現近石灘有一條灰色海豚尸體不斷被拍岸海水沖向石灘,馬上報警。警員到場后利用手推車將海豚尸體載到沙灘救生員辦公室附近檢查,初步發覺豚尸身體及鰭都有明顯傷痕。
海園專家到場檢驗
稍后,香港漁護署人員與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2男1女專家到場檢驗,證實是一條體長1.72米成年雌性江豚,傷痕是在死后尸體發脹及被沖上石灘時造成,專家在豚尸生殖器內發現一個8寸長組織,將之取出連同其他內臟樣本檢走作化驗。江豚尸體其后由食環署派員檢走處理。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發言人表示,自江豚子宮壁取出的組織證實是纖維瘤,十分罕見,對基金研究江豚有新發現,初步相信江豚之死與該纖維瘤無關,確實死因仍有待進一步毒理化驗。
江豚又稱江豬、烏忌、露脊鼠海豚,是鼠海豚科的一種,它與其他海豚最大區別的特征是沒有背鰭,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蔽锓N,香港水域約有200條,主要在東及南面水域出沒,不過近年數目已漸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27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