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地球沒有外星人的原因 被伽馬射線殺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ufo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生命只能出現在能發出光和熱的恒星周圍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帶有行星。星云說認為,恒星是從自轉著的原始星云收縮形成的。收縮時因角動量守恒使轉動加快,又因離心力的作用星云逐漸變為扁平狀。當中心溫度達700萬度時出現由氫轉變為氦的熱核反應,恒星就誕生了。盤的外圍部分物質在這過程中會凝聚成幾個小的天體——行星。

  星云說可以合理解釋許多觀測事實,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另一方面,計算機理論模擬計算表明,如果星云物質在收縮過程中沒有角動量轉移,那結果不會形成一個中央恒星和周圍一些小質量行星,而是會形成雙星。在雙星系統中即使形成行星,不用多久它們也會落入某顆恒星中,或者被拋入宇宙空間,不可能長期在恒星周圍存在。

  看來大自然給原始星云兩種發展的可能:物質保持它原有角動量,演化后形成雙星;或者兩者在演化過程中恰到好處地分道揚鑣,結果生成中央恒星以及繞它運轉的行星。

  生成智慧生物的漫長過程

  生物的進化是一種極為緩慢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之長完全可以同太陽的演化過程相比;难芯堪l現,早在3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種發育得比較高級的單細胞生物,稱為藍——綠藻類。根據恒星演化理論以及對地球上古老巖石和隕星物質的分析知道,太陽和地球的形成比這種生物的出現還要早10~15億年。太陽系形成后大約經過50億年之久地球上才有人類。

  現在設想把每50億年按簡單比例壓縮成1“年”。用這樣的標度1星期相當于現實生活的1億年,1秒鐘相當于160年。從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陽系誕生,已經過去了大約2年時間。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現了藍——綠藻類這種古老單細胞生物。嗣后,生命在緩慢而不停頓地進化。9月份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有細胞核的大細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細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動物接管了大部分陸地,地球變得活躍起來。

  12月18日恐龍出現了,這些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僅僅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個星期。除夕晚上11時北京人問世了,子夜前10分鐘尼安特人出現在除夕的晚會上,F代人只是在新年到來前的5分鐘才得以露面,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開始于子夜前的30秒鐘。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舊年的最后數秒鐘內一個接一個加快出現,子夜來臨前的最后一秒鐘內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兩倍。

  由此可見地球誕生后大部分時間一直在撫育著生命,但只有很短一部分時間生命才具有高級生物的形式。

行星上誕生生命的苛刻條件

  現在我們看到了,智慧生物的誕生要求恒星必須至少能在約50億年時間內穩定地發出光和熱。恒星的壽命與質量大小密切相關。大質量恒星的熱核反映只能維持幾百萬年,這對于生命進化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類似太陽質量的恒星才是合適的候選者,銀河系內這樣的恒星約有1000億顆,除雙星外單星大約是400億顆。單星是否都有行星呢?遺憾的是我們對其他行星系統所知甚少,但是確已通過觀測逐步發現一些恒星周圍可能有行星存在?紤]到太陽系客觀存在,甚至大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系統,不妨樂觀地假定所有單星都帶有行星。

  有行星不等于有生命,更不等于有高等生物。關鍵在于行星到母恒星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遠了近了都不行。由于認識水平所限我們只能討論有同地球類似環境條件的生命形式,特別要假定必須有液態水存在。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明確處在能有條件形成生物的所謂生態圈內的只有地球。金星和火星位于生態圈邊緣,現已探明在它們的表面都沒有生物。


  對一顆行星來說,能具有生命存在所必須滿足的全部條件實在是十分罕見的。太陽系中地球是獨一無二的幸運兒。詳細計算表明,在上述400億顆單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萬顆的周圍有能使生命進化到高級階段的行星。

  另一個限制條件是地外生命應該與地球上生命有類似的化學組成。天文觀測表明,除少數例外,整個宇宙中化學元素的分布相當均勻,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遙遠行星上也能找到構成全部有機分子所需要的材料。事實上已經在不少地方發現了許多比較復雜的有機分子。因而可以認為,生命在某個地方只要理論上說可以形成,實際上也確實會形成。于是銀河系中就會有100萬顆行星能有生命誕生,不過每顆行星上的生命應當處于不同的進化階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5864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