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太空網報道,人何時生,何時死,只能估計,當然我們希望能準確地預測這類事情,實際上不太可能,正如當面對一個高級地外文明時,我們應該說些什么一樣,其實并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現在該是我們低頭沉思我們如何把自己介紹給外星人的時候了。
只能比我們先進
如果對地外智能生物的搜尋取得成功,我們很有可能發現這樣的地外文明——他們的歷史要遠遠超過我們人類。理由是很簡單的:我們可能發現外星人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他們的先進程度要大大高出人類。
如果典型的地外文明在“自毀”前幾十年才擁有無線電通訊能力,我們和他們在銀河系長期共存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這種“年齡差異”解釋了為什么當前的地外智能生物探索計劃僅僅能夠接收來自其它文明的信號而不是發射。與接收信號相比,信號發射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資源。因此,我們為什么不期待外星人承擔這份使命呢?
在穿越星際空間的智能生物交流中,一個年輕的地外文明不得不做些什么呢?顯而易見的是,先進的外星人不可能從我們對天文學、物理學、化學或者數學的研究成果中獲得什么東西,甚至是一無所獲。那我們應該說些什么才能讓他們有興趣聽下去,不至于早早結束星際交流呢?
第一印象至關重要
當我們與陌生人交流時,人類的一個天性會自然而然地爆發出來,那就是盡可能地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貫邋遢的人在參加面試時也會把鞋子擦得锃亮,有希望的求婚者在第一次約會時更是會讓他們的車子好好洗一個澡,而未來的養子在第一次與打算收養他們的父母見面時也會格外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有時候,這種精心準備的自我表現會很管用,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你的妻子。
在第一次與外星人交流時,我們應該送上什么禮物才能打動他們呢?劉易斯·托馬斯(Lewis Thomas)在他的著作《細胞生命的禮贊》(Lives of a Cell)中建議說,如果我們希望給一個地外文明留下深刻印象,我們應該“一次又一次地將巴赫的聲音傳到太空”。托馬斯指出,“在類似這樣的交流開始時,我們應該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這一點沒有什么好懷疑的”。事實上,兩艘“旅行者”號飛船已經這么做了,它們攜帶的“星際唱片”共收錄了27部音樂作品,其中有3部是巴赫創作的。
然而,更能打動高級文明的方式可能是采取一種相對均衡的做法。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坦然暴露我們的弱點,同時還要將我們對自身不完美的一種確定認知展現在他們面前。在考慮采取這種做法時,我們可以將人類稍顯稚嫩的科學、數學和技術層面的東西加以呈現,這可能是地外生命感興趣的地方,甚至可以給他們以某種啟示。
在“星際信息編輯藝術與科學”(由地外智能生物探索學會和萊昂納多網絡創辦)的一個工作室,藝術家理查德·克拉爾(Richard Clar)強調說,編輯星際信息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外星人。根據克拉爾的建議,我們可以依靠用于其它目的的技術編輯星際信息。例如,如果想讓外星人了解人體的三維結構,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化軸向層面X射線攝影法(俗稱CT)等 醫學成像技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0679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