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習效率,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在自己的弱科或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或者做運動鍛煉身體。但是好多人不懂高中的時間分配,或者到了高三才學會正確的時間管理方法,只能追悔莫及。
1 .據著名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
如果時間集中于“緊迫而重要”的第一象限,焦慮會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如果時間集中于“重要但不緊迫”的第二象限,就很少感受到時間的壓力;
如果時間集中于“緊迫但不重要”的第四象限,說明總是在忙別人的事情;
如果時間集中于“不緊迫也不重要”的第三象限,就是在浪費時間。時間規劃因人而異,
2 . 比較合理的分配方式為:
65%?80%用來做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
20%?25%用來做重要而緊迫的事情;
15%用來做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1%浪費在不重要也不緊迫的事情上。
3 . 一天中4個記憶黃金時間包括:
清晨起床后,適合學習難以記憶的內容;
8:00?10:00,適宜學習需要周密思考、分析判斷的內容,是攻克難題的最佳時間;
18:00后的兩個小時,復習、歸納、整理的黃金時段;
晚上臨睡前一小時,復習難以記憶的內容,因為在睡夢中大腦會繼續加工這些信息。
了解了這4個時間段,你就能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生物鐘,順應大腦記憶規律,有效提高時間利用率,最終提升復習效率。
學習方法是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以英語為例,高中英語跟初中英語對比起來,最大的區別是,初中的考查是以詞匯和語法為主。而高中的考察明顯弱化了語法,而加強了對閱讀和寫作的考察。高一可以采取“先理解,后歸納,抓核心,辨差異,找規律,編口訣,舉一反三,巧滾雪球”的步驟來學習整理所學的知識點,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結合使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194455.html
相關閱讀:外出赴約時的時間管理
不管什么樣的激勵都可以讓人振作精神
如何運用好晨間時間2014
時間管理的原則(四)
學習中時間如何做到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