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來到了久別的家鄉。一下車,一陣花草的清香便撲鼻而來。沒有城市里的大樓擋住視線,沒有汽車揚起的嗆人的灰塵,也沒有大街上的嘈雜……陽光直射下來,照在身上,暖暖的,鄉村是這么寧靜而又漂亮。
樹林
※田野
去村子的路,是由青石板在樹林中鋪成的,上面黑一塊,綠一塊,那是石板上的青苔,再加上下過雨,稍不留神,便跌倒了。
雨后的樹林里飄散著樹葉的清香。在樹的根部,還長著一朵朵白色的蘑菇,點綴著整片樹林。樹林里回蕩著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和蛐蛐的歌聲。陽光透過樹枝和樹葉,在地上形成了一塊塊金色的斑點。
繼續踏著石板鋪成的路,穿過樹林,!眼前就是鄉村的象征——田野!
整個田野就像一張網格狀的綢子。一塊塊翠綠的菜田間夾著一條條褐色的小路。漸漸走近了,就看到了那一顆顆綠寶石般的蔬菜嵌在一塊塊田里,葉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奪目。在田野的旁邊,還有一大片油菜,那金燦燦的油菜花在太陽的照射下微微擺動,仿佛在向我們點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以前從未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但是有一次我在二姨家住了幾個月,才深深地感受到離家之苦、別鄉之痛。
我對家鄉有著真摯而深厚的感情:我愛這里的山山水水,愛這里的一草一木,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家鄉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草坪上,淘氣的小草弟弟探出小腦袋,打量著這個美好的世界;山坡上,桃花杏花匯成一片花的海洋。村東的小河匆匆地趕著路,發出“丁冬丁冬”的音響,像在演奏一曲歡快的歌謠。
家鄉的夏天是美麗無比的。爭奇斗艷的花朵個個散發出迷人的香氣,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現出優美的身姿。挺拔的大樹撐開綠色的大傘為人們遮蔭蔽日。一群小朋友在樹下快活地玩耍嬉戲,老人們拿著蒲扇悠閑地坐在樹下喝茶乘涼,聊著一天中最有趣的話題。樹林里一隊同學正在興高采烈地采集標本。各種各樣的樹葉裝滿了他們的書包,也裝進了他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記。
家鄉的秋天是笑聲朗朗的?粗侠瓩C載回的一車車大豆和玉米,人們的心里樂開了花。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豐收的愉悅,嘴里不住地夸著社會主義的好政策,有說不完的甜蜜和幸福。樹上的葉子枯黃了,落得滿地,成了一塊塊金色的地毯。踩在上面發出沙沙的足音,帶出了孩子們的歡歌笑語。紅紅的柿子掛滿了枝頭,真像一個個紅燈籠。
家鄉的冬天是銀裝素裹的。雪花落在樹枝上,落在房頂上,落在街道上,落在山坡上,成了一個白色的世界。大人小孩都穿著厚厚的棉衣,享受著天地給予的恩賜。
看不夠家鄉的美景,品不完濃濃的鄉情。故鄉!在我眼中你永遠是最美麗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美好的感情。這不,我們班就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情交流會。
晚上,我打開電腦,查到了許多關于描寫思念家鄉的古詩,并讓媽媽幫我選了幾首比較好的,反復的讀背,然后,認認真真的背誦給媽媽聽,在背誦的時候,我感到我仿佛就是那位詩人,正在異國他鄉,淚眼朦朧的遙望著自己的家鄉……
第二天,的第二節課是語文。鄉情交流會開始了。首先是一、二兩組,他們唱的是《七子之歌》,聽著,聽著,大家跟著輕輕哼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最后成了大合唱,我們好像感到流浪海外的赤子想念自己的家鄉,恨不得馬上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最好笑的是馮玉川、徐欣背誦時,他倆上臺時我們本以為他們能表演一場好節目,可是當詩背到一半時他倆卻忘詞了,我們被逗得哈哈大笑。
登上講臺的同學,有信心十足的“老手”;也有膽顫心驚的“新手”,真是形態萬千,有的面紅耳赤,有的抓耳撓腮。一會兒,輪到我們組做準備了,我既高興又緊張,心里不停的說“我們一定行,一定行!”終于,輪到我們組上臺了,我的心情格外緊張,我連續做了幾下深呼吸,頓時放松了許多。我背誦的時候盡量使自己的表情自然,口吃清晰。我背第一句是“枯藤老樹昏鴉”接著宋淑卿背誦“小橋流水人家”,再是劉藝涵背誦“古道西風瘦馬”,然后伊天背誦“夕陽西下”。最后我們一起背誦“斷腸人在天崖”。臺下頓時響起了一陣陣掌聲,這時,我的心情十分輕松,同時有一份甜甜的喜悅。
鄉情是一杯酒,思念越久越醇香;鄉情是一首歌,從古唱到今,從未停息。
總愛回想古州城,不僅僅那里是生我養我的故鄉,更因為那里有難忘的青山清水親鄉情。
故鄉在太行山的邊緣,那是被群山的荒涼所包圍的一方春光四溢的樂土。既有溪流瀑布魚米果香,又有百鳥乳燕的呢喃啁啾。
太行山邊緣的青山,連綿起伏,蜿蜒盤旋。小時候,我總愛在黃昏看它融身遠方天地蒼莽中的影像,出奇的坦蕩卓然,堅毅與樂觀。天地`,落日,青山,一種凝重神奇的組合,震撼一顆少女的心。許多年過去了,我仍禁不住地思念它,似乎它們已成為自然造化中永恒不滅的精華。而唯有它們,才能更確切地解釋那塊土地得性格
。
溪流微波,皓月當空,這些我都被深深的吸引。樹影婆娑,遍地野花,她們的側影倒影在水中,覆蓋了蕩蕩的清水,清水的微波,清水的明月和落日,清水的濃陰和微雨,我都曾被深深的吸引,而為之陶醉。
古州的人家民風淳樸,各自都有美的情感世界。到了秋天,看著那壓得沉甸甸的枝頭,如若繁星的紅棗,蘋果。。。。。。真誘人眼讒呀。淘氣的孩子,為了攀摘它不知摔了多少跤,但是不被誰笑話,只有摔痛的哭聲讓許多好心人不忍,總會有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抱著扶你起來,親昵的哄啊哄啊,摘一把把紅棗給你。時過境遷,想起來自己真像個天之驕子,享盡了人間的善良與慈愛。
古州青山的品格,清水的意境,親鄉情的溫馨,它們把一方土地組合的絢麗而且豐滿。雖然多年過去了,我仍然向往它,贊美它,贊美它那決不會被流逝的歲月磨滅的魅人風光,更崇敬故鄉篤誠淳樸的人民。
啊,青山清水親鄉情,讓我魂縈夢牽的古州城。
我的家鄉在長勝河畔,那是一個美麗的村莊.村子被一條彎彎曲曲的大堤包圍著,堤外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洲——那就是我向往的桑樹園。當春風徐徐吹來的時候,在那光禿禿的桑樹枝上長出了一片片嫩嫩的、綠綠的葉子,在葉子與枝條之間綴滿了一個個橢圓形的青色的桑葚子。
春雨沙沙地下著,桑樹貪婪地吮吸著這春天的甘露。漸漸地、桑葉長大了桑葚子也慢慢地成熟了,顏色從青到淡紅。從淡紅到深紅,最后簡直成了“黑棗”。
桑園里摘桑葉的叔叔阿姨不管工作多么忙,也要品嘗幾個桑葚子,因為成熟的桑葚子,實在太好吃了。摘一個桑葚子放進嘴里一咬,感到像蜜汁一樣甜。吃過桑葚子,嘴里、嘴唇上都染滿了紫紅的汁水。
熟透的桑葚子甜津津的,大人喜歡吃,我們小孩子更貪吃。每逢桑葚子成熟的季節,我一定要同媽媽到桑園里去。在桑園里,成熟了的桑葚子多么誘人,我嘴里嚼嚼這個,手伸向那個,眼睛又盯上了另一個,東攀西摘,弄得滿頭大汗,有時用手擦一把臉上的汗,竟成了大花臉,逗得小伙伴們哈哈大笑。
人們喜愛桑葚子,但人們更喜愛在微風中搖曳的桑葉。因為那是蠶寶寶的美食,蠶寶寶只要吃了這又嫩又綠的桑葉,就會使又黑又小的蟻蠶長成白白胖胖的蠶“姑娘”。結成一只只銀白色的繭子……養蠶是農家致富之路,而桑樹則是蠶家致富的“搖錢樹”。
我愛家鄉的桑樹,更愛家鄉辛勤勞動的人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xzw/1044920.html
相關閱讀:我學會了溜冰_最難忘的一件事作文700字
難忘春節作文250字
我的主編夢
四年級記敘文:看望獨居老人
中國夢我的夢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