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鄉的特產有:果蒸粽、端硯等,F在單講果蒸粽。
果蒸粽呈三角形,分三層:第一層是糯米,第二層是粽餡,第三層就是冬葉。當粽子蒸熟后,一陣冬葉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打開冬葉,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呈三角形狀的糯米團,咬下去,軟綿綿的,就像嚼著棉花糖。糯米對牙總是依依不舍,粘在上面總不肯下來,讓人不得不用筷子去搗鼓一番,卻還是千絲萬條的,可以用“藕斷絲連”來形容。在口中嚼上一會兒,就能發現里面藏著一塊香噴噴的豬肉,讓人意外中又有一番驚喜。軟綿綿的糯米中和著香噴噴的豬肉,真可謂是人間美味。
粽子的出現還有一段歷史呢。據說在端午節吃果蒸粽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因為害怕魚吃掉,所以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看來,果蒸粽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還有一段讓人值得回味的歷史。
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肇慶玩,那一定要品嘗一下果蒸粽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xzw/622823.html
相關閱讀:五年級說明文600字:友好、關心的目光
精湛的邏輯推理作文500字
我的口頭禪作文300字
竹_一年級狀物作文100字
有關剪紙藝術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