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門一看,咦,怎么是個衣衫破爛的小男孩呢?看他那樣子真寒酸,他比我低半頭,大約十二三歲,看到他,我很奇怪,問媽媽:“他是誰呀?怎么這個樣子?”媽媽說:“他是修鋁鍋的。”我瞥了他一眼,一股厭惡之情油然而生。他的脖子臟得讓看不下去,頭發蓬著,真惡心。可媽媽卻舀了半盆水,讓他洗手洗臉。這時,我真生媽媽的氣,他跟你素不相識,干嗎要把他領進來呢,還這樣優待他。我噘著嘴坐在旁邊,看著鍋里的炒白菜已經發出了吱吱的響聲。媽媽說:“菜已好了,吃飯吧。”說著,媽媽還真給小修鍋匠盛了一碗米飯,看著這情景,剛放學的興頭一掃而光,我一甩房門進了里屋。
我聽見媽媽問:“你為什么不去讀書,要出來受這罪?”“我們安徽山區的孩子,大部分都上不了幾天學,大人們就讓俺們學個手藝,好能掙錢。”這是“小修鍋匠”的聲音。聽著他的話,我不由地產生了憐憫之情。是啊,像他這樣和我同齡的孩子,應該讀書啊,老師說過,振興中華需要文化知識呀!小兄弟,你的學習生活就這樣過早地結束了嗎?唉,我真替你難過,想著想著,我開了門走了出來,看到他那可憐巴巴的樣子,同情的眼淚差點流了出來。他已吃完了米飯,提著幾個破鋁鍋走了,我望著他遠去的身影,陷入了長久的沉思:天下父母,還是應該讓孩子讀書才對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xzw/726132.html
相關閱讀:我最敬佩的一個人_3
我的偶像貝多芬
“臨時班長”
愛哭的小男生
完美主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