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三班藝術活動
母鴨帶小鴨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樂意用“鴨走”、“鴨叫”、“鴨子游水”等模仿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2、 體驗參與音樂表演、游戲的快樂。
準備:
《母鴨帶小鴨》課件一套,小鴨頭飾、小魚卡片數目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1、 課題導入:(看課件一)
以講故事的口吻提出要求:今天,老師請了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玩,它是誰呢?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引導幼兒學鴨叫,模仿鴨叫的動作。“鴨子在說什么呢?讓我們看一看吧!
2、 進行部分:(看
課件二)
(1) 完整欣賞一遍后提問并討論:誰來了?它帶著誰呢?它們在干什么呢?(了解歌曲內容)
(2) 告訴小朋友歌曲的名稱《母鴨帶小鴨》,讓幼兒知道鴨媽媽還有一個名字叫“母鴨”。
(3) 師帶領幼兒學念歌詞,并嘗試用動作來表現。
(4) 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可加上動作,邊唱邊做動作
(5) 幼兒自由表演,游戲(看課件三)(戴頭飾)
(6) 欣賞課件三前部分時,師扮“鴨媽媽”,請幼兒扮“小鴨”,并鼓勵幼兒同電視里的鴨子一起表演。
3、 結束部分(播放
課件三后半部分)
游戲:《捉魚》“鴨媽媽”帶“小鴨”聽著音樂去做“捉魚”的游戲。
反思:
托班的孩子喜歡歡快又帶有情節的音樂作品。他們樂意用歌聲、用動作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出來。但是由于他們音樂表演的基本動作積累淺而少,體態語言也比較匱乏,這就需要教師精心選擇他們喜歡而又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音樂作品,引導他們欣賞、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讓他們的內心與音樂作品產生共鳴,從而體會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更好地、更有創造性地表現音樂。于是我選擇了這首《母鴨帶小鴨》的音樂作品。在活動過程中,我注意了“蹲下來”和孩子平視,以促進師幼之間的相互溝通,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存在的最大不足之處是,沒有充分考慮到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課件在播放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以至于影響了活動,怎樣處理這樣的問題將是我認真思索的內容之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078561.html
相關閱讀:托班早期閱讀教案 大嘴巴
托班教案--不亂扔垃圾
幼兒園托班主題教案:香噴噴的食品-
托班健康活動設計:趕小豬
托班教案: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