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初步了解媽媽懷孕、分娩、喂養時的辛苦和幸福,感知媽媽對自己的濃濃愛意。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對媽媽的愛,進一步激發幼兒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其中,經驗的準備是本次活動課前準備的重點,開展扮演媽媽活動,讓孩子們扮演孕婦,體驗孕婦的辛苦和幸福感,負重活動一周,并捕捉活動瞬間制作課件,同時,讓孩子們與家長交流,了解自己媽媽的懷孕、分娩、喂養過程,為活動作好鋪墊;顒又羞邀請了中三班準媽媽馬老師配合,為本次活動潤色不少。
第一個環節:利用談話的形式,做媽媽有什么感覺,讓幼兒很自然的進入了活動,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獲得媽媽孕期生活的經驗。照片的出示,提升孩子們的感受,讓幼兒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互相交流各自在體驗過程中的感受,理解媽媽懷孕的辛苦和幸福。馬老師的介紹讓孩子們更直接的體驗到媽媽對寶寶的愛,這時,鼓勵幼兒大膽提問,了解想知道的事情,孩子們的想法很多,自由的提問,使課堂的教學氣氛更顯寬松,師幼互動更有效。
第二個環節:觀看媽媽分娩錄像,教師提問:媽媽生寶寶時是怎么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孩子們感觸很深,他們以緊張、好奇的心態看媽媽分娩錄象,當看到寶寶健康出生,媽媽臉上幸福的笑臉,他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這個環節我運用的時間不多,但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加上前面一個環節對懷孕的感受,此時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已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凝聚。
第三個環節: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對媽媽的愛,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感恩之情。錄象在這里只是幫助幼兒回憶媽媽對自己的照顧。你們的媽媽又是怎樣照顧你的?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或為媽媽做些什么?孩子們的想法很多,同時,背景音樂的持續播放,為了渲染整個活動的氣氛,讓幼兒更加大膽地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讓愛得到升華,最后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聲中結束。
整個活動教師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溫馨和諧,充分體現了快樂的、自主的教學理念。但反思過程發現自己還是有點急,對孩子們所提的問題提煉不夠,需要今后不斷地學習、努力。
社會活動《規則》反思
社會活動教案《老師懷孕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89163.html
相關閱讀:社會活動:小貓的新房子
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社會活動《春天真美麗》
社會觀察活動??動物們的家
我把小椅子抹得真干凈要求:
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