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對象:小一班
觀察時間:2006年9月21日
觀察情況及分析:
“葉老師,鄔嘉楠把手指頭放進嘴巴里了。”“老師,季紅旗又在推人了。”“你把我的書本搶走了,我告訴老師去。”“這是我先拿到的,不給你。這是我帶來的啦!”說完就用上自己的“拳頭”了。
這些話在教室里是經常聽見的,這種現象也是經常看到的。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所存在的問題:幼兒之間缺乏相互交流 、相互謙讓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習慣。
一個好習慣對孩子是終生受益,一個壞習慣是前途盡毀,因此習慣對于孩子有重要的意義。所謂習慣是指由重復和不斷的強化而長期逐漸養成的,一不易更改的行為、傾向,并能為完成工作而鞏固下來的一種習慣。習慣的培養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早就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而幼兒時期是孩子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但是習慣在重復和不斷的強化而長期逐漸養成的,而幼兒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缺乏控制力、堅持性,所以就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怎樣讓孩子能夠樂于接受而且有效地在此習慣中快樂成長呢?
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
中班生活活動《沖泡飲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00654.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我把小椅子抹得真干凈要求:
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社會活動《春天真美麗》
社會觀察活動??動物們的家
社會活動:小貓的新房子
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