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是齊國的重臣,一向以雄辯的口才、敏捷的思維而聞名。一次,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很不友善,知道晏子將出使楚國,便想趁機羞辱齊國,于是,做好了對付晏子的準備。
楚王知道晏子個子矮小,便特意在城門旁開一小門,準備迎候晏子。
晏子到得城門口時,守門的侍衛打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口進城,晏子心里清楚楚王的用意,便停在門口,對侍衛說:
“請你請稟報楚王,問他這里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國,那我自然該從這個小門洞里進去,如果楚國不是狗國,那我還得從大門內走進去。”
侍衛急傳話給內宮,楚王一聽,無奈,只好讓晏子從大門進城。
晏子見過楚王之后,雙方就座。楚王看著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狀,問道:
“齊國的人一定不多了?”
晏子反問道:
“何出此言?齊國俟國都便有成千上萬戶人家,齊國的街市里,熱鬧的時候要互相側著身子才能通過,人多得可謂:舉手蔽日,揮汗成雨。
楚王仰天大笑:
“既然如此,怎么會派你這樣的人來作使臣呢?”
晏子不動聲色地回答:
“君王有所不知,我們齊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派遣使臣要依據出使國家的情況來定。對方的國君是明禮的,便派明禮之人為使臣;對方國家若是有才智的,便派有才智的人出使;在齊國實在找不出比我更蠢的人來,就只好派我來了。”
楚王心里悶著一口氣,卻只好假裝無事的樣子,招呼晏子到廳堂,安排酒席款待晏子。
席間,兩位兵士押著一位犯人來見楚王,楚王問其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設計好的話回答:
“這位齊國人是位劫匪。”
楚王故意搖頭對晏子說:
“齊國人怎么喜歡做這樣的事?”
晏子不慌不忙地說:“我聽說過,橘樹長在淮河以南,結的橘子又香又甜;如果把它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成了枳樹,結的果實又酸又苦。這是因為水土不同。我們齊國人從來不偷別人的東西,可是一到楚國就變成了小偷。我看,這一定也是因為水土不同吧!”
楚王幾次想侮辱晏子,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84555.html
相關閱讀:生成性主題活動——風 箏(托班主題)
托班主題墻飾教案 我與瓶瓶做游戲
托班分享閱讀《臟臟的小豬》
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小汽車)
小鳥的好朋友-托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