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班的小朋友每逢遇到事情或困難,都不愿意想辦法解決,所以,我通過語言“奇怪的橋”這個故事里面發生的事,讓大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目的:
1、 以故事角色的身份想象、思考、理解故事的內容,發展創造
2、 懂得當同伴有困難時,應熱心相助的道理。
準備:
1、 錄音機、錄像帶、廢舊材料。
2、 小ji及ji媽媽頭飾。
3、 在活動室內布置三個故事場景:小ji的家、河面、對岸的。
教學過程:
1、 扮演ji媽媽,扮演小ji在輕快的音樂中到“對岸的小山坡”上捉蟲子吃,然后愉快地回家。
2、 ji媽媽在家里聽到雨聲,啟發小ji猜想這會對它們家產生什么影響,將會發生事。
3、 雨停了,ji媽媽啟發小ji們討論過河的方法,選出一個最可行的方法.
4、 正當小ji們準備用自己想的辦法過河時,忽然它們發現水里已經有了一座橋,這是誰搭的呢? (啟發幼兒大膽想象。)
5、 在音樂聲中,ji媽媽帶領小ji們排隊過河,來到對岸的小山坡上,回頭發現不見了。媽媽讓小ji坐在自己身旁簡單講講各自的過河經歷,推測橋可能是誰搭的,為什么橋不見了。(放錄像)
6、 吃完蟲子后,ji媽媽啟發小ji自己想辦法過河回家。
7、 引導幼兒帶著疑問完整看一遍故事,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圓圓的石頭是否真的是石頭。
8、 提供廢舊材料,讓幼兒利用這些廢舊想辦法過河回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55820.html
相關閱讀: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
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社會活動《春天真美麗》
我把小椅子抹得真干凈要求:
社會觀察活動??動物們的家
社會活動:小貓的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