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還只是故事表面所表達的內容,其實《百人糕》這個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經常吃到糕點,揭示一個生活哲理:每一樣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勞動,享用時,應該對勞動者心生感激之情。這個故事的教育性十分明顯,而趣味性卻不強。所以我在講述故事時,盡量淡化說教色彩,而盡量夸張、形象地表現“孩子”的天真和父親的循循善誘。
教學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 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4. 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5. 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 學念兒歌:臘八粥,感受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臘八粥
教學準備:
1.課件《臘八粥》、
2. 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 臘八粥制作工具: 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 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
1.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
1.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 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一、教學目標1、通過說小鳥、看小鳥、演小鳥、畫小鳥窩,加深對這位人類朋友的認識,激發幼兒的愛鳥情懷,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善待大自然中的美好生命,從而形成寬容品質,具有一顆博愛之心。
2、通過講述、表演,體會激起小朋友對樹木遇毀壞的同情,對破壞小鳥的家,使鳥兒無家可歸的人的憤慨,培養孩子們的正義感是非觀念。
3、通過畫小鳥的家,使幼兒初步掌握用藝術表達情感的方法,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引發學生對動物的愛心和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二、活動準備
1、表現樹木被砍伐小鳥無家可歸的圖片、大火燒了樹木邀請小鳥到幼兒園來安家的圖片、人類用彈弓打鳥我們怎么去阻止的圖片、送給小鳥一個溫暖的家的圖片。
2、紙和彩筆。
三、活動建議
1、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想不想到樹林里去玩,想、放音樂《勞動最光榮》音樂中小動物們都在忙什么?你認為小鳥在做什么就用動作表現出來。
2、小鳥唱歌、跳舞,說明小鳥的心情怎樣?高興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講故事《小鳥的家》,放圖片伐木工人砍倒了大樹,小鳥的家怎么樣了? 小鳥無家可歸了,這時他的心情怎么樣?表情是什么樣的? 小鳥還會有什么動作和語言?大樹被砍倒了,它又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語言? 你想替大樹和小鳥對我們人類說些什么?
3、組織幼兒討論怎么愛護鳥、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愛鳥、護鳥的辦法。
四、想象與探索
1、 設計音樂情景表演游戲:幼兒分組為分別扮演“大樹”、“小鳥”、“砍伐者” 體會各自的表情、動作、語言 。
2、選1~2組上臺表演大火燒了家小鳥的表情邀請小鳥到幼兒園來安家,下面的學生做觀眾,評議臺上同學的表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87488.html
相關閱讀: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社會活動《春天真美麗》
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
社會觀察活動??動物們的家
社會活動:小貓的新房子
我把小椅子抹得真干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