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們的節日??開齋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幼兒園社會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寧夏大學幼兒園 作者:劉玉磊設計意圖:開齋節快到了,班上的回民小朋友都在說,“我們要過年了”,漢民小朋友說:“不對”下雪的時候才是過年呢,現在還早呢?我聽到了他們之間的談話。想想只有回民小朋友知道“開齋節”漢民小朋友都不知道有這個節日,于是。一個想法在我腦海里產生了,在開齋節來臨之及,讓漢民小朋友去了解回族所特有的節日,讓回民小朋友對自己的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得多元文化或多或少的融入幼兒園的教育當中,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激發愛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教學詳案 教學備注 課時建議:兩課時 [活動目標] 1、知道開齋節是回族人民的重要節日 2、感受開齋節日的氣氛,以此更多更詳細的了解回族人民與眾不同的風俗民情。 3、激發小朋友熱愛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視頻資料(一)有關中國一些傳統節日過節的視頻資料。 視頻資料(二)關于開齋節的的視頻 2、圖片資料:中國傳統節日的食物及用品、回族開齋節的食物及用品的圖片資料和照片資料 3、實物資料:回族過節時的食物品種,以及面團 4、請一個回民家長身著回族服飾當嘉賓教師, 視頻(二)中的視頻資料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正版的開齋節視頻資料,一部分是請請家長錄制一些開齋節的活動過程視頻資料。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視頻資料(一),讓幼兒了解開齋節和其他中國傳統節日的不同。 觀后討論:小朋友都看電視里的人們都在過什么節日?你們都過過什么節日呢? (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開齋節) 教師小結:春節、元宵節、中秋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一個中國人都要過,但是,開齋節是回族人民所特有的節日,就和我們漢族過新年一樣。 二、通過欣賞視頻資料(二)、在嘉賓老師的指導下,幼兒進一步的了解關于開齋節的知識。 觀后討論比較回族人民過開齋節和漢民過新年有什么不同的。 嘉賓教師小結:漢民過新年:從初一到十五,貼對聯,放鞭炮,舞龍獅,吃豬牛羊雞鴨魚肉等 回民過年,也就是開齋節之前要分齋一個月,然后開齋節只有三天,要去清真寺做禮拜,要宰牛羊,要念古蘭經,還要炸油香,馓子,油餅,要穿特有的回族服飾。 在了解關于回族開齋節的這個環節上,請嘉賓老師來講解知識點的準確性會更高,幼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的。 三、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對開齋節的習俗有充分的了解。 游戲規則:請幼兒從面前的操作框里任意取一張片,如果是回族風俗的就貼在清真寺的背景圖上,如果是漢族的就貼在有對聯的大紅門的背景上 四、幼兒操作活動:制作回族面點 1、請幼兒欣賞回族面點:油香,馓子,油餅等面點,嘉賓教師簡介簡單是制作方法。 2、幼兒分組進行制作。 [活動延伸]:在美工區投放一些回族的服飾圖片,可以讓幼兒學當設計師設計回族服飾。
活動反思:“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綱要》中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一句“過年了”引起了漢民小朋友的興趣,當我告訴他們回民小朋友和我們過的年事不一樣的時候,他們都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老師,他們不放鞭炮嗎?他們有沒有壓歲錢,”看他們有這樣濃厚的興趣,有正值開齋節前后,我想乘此機會組織這個主題活動,不管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有教育的契機。

雖然說我們是回族自治區,但是我們園里的回民小朋友不是很多,每個班里也就幾個,孩子之間沒有很大的民族區別,所以很多的小朋友對回族的節日不是很了解,所在在設計活動的過程的時候,我用孩子用比較熟悉的春節,元宵節和她們不太了解的開齋節做了明顯的比較,使得幼兒們對開齋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同時,又因為我們老師都不是回族的關系,所以對回族文化了解的不是很透徹,所以我們充分的利用了家長資源,邀請我了我們班的回民家長身穿回族服飾做嘉賓教師,因為活動形式的新變化,所以孩子們的興趣點又有所提升,帶著好奇心去投入到了活動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63445.html

相關閱讀:我把小椅子抹得真干凈要求:
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社會活動《春天真美麗》
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
社會活動:小貓的新房子
社會觀察活動??動物們的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