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活動《隱身水果》中,我們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辨一辨、泡一泡、嘗一嘗等手段,使孩子在有趣的找水果的活動中,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又嘗到了各種好喝的飲料,培養了孩子自己動手制作飲料的能力。
活動開始,教師用富有情趣的語言告訴孩子:今天有一些水果藏在我們的教室里,接著讓孩子找一找藏在活動室內的水果。激發了孩子的活動情趣。當孩子發現了各種果珍時,再通過讓孩子去分別這些果珍的不同,來猜猜到底是什么水果藏在這些果珍里面。接著,再讓孩子自己動手,泡制自己喜歡的果珍,在做做、吃吃的過程中,辨別藏在各種果珍中的水果到底是什么。
在這個活動中,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活動完后,把多余的果珍放在活動區內,讓孩子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再進一步去辨別,繼續培養孩子學習一些簡單的觀察、比較、記錄的方法和能力。
情節描述:
在一天下午帶班中,還有部分空余時間,我突發奇想,為了達到讓幼兒懂得做一個文明的小乘客的目標,我創設了一個游戲情境:我們來坐車。在游戲中途,我特意安排3位老奶奶上車,而此時車上已沒有空余的座位,我啟發幼兒說,老奶奶上車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可是,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實在不能明白這個問題背后的意義。面對沒有作出任何反應的孩子,我站起來,對一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請坐!其中一位老奶奶坐下了,這時,我再一次啟發孩子:我讓老奶奶坐了,可是,還有兩位老奶奶沒有座位,怎么辦呀?誰給老奶奶讓座?我以為以身作則的示范可以達到讓孩子明白做個文明小乘客的道理?墒,有個孩子說話了:我不想讓座。我問:你怎么不(給老奶奶)讓座呀?孩子說:我還小呢,我要坐。
評價分析: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創設讓座的游戲情境,來引導小班幼兒做一個文明的小乘客。我就不自覺地就代表了文明的使者,然而,我的好意的引導卻遭到兒童直白的反駁:我不想讓座。
這次活動主要是針對小班幼兒剛入園的情況而設計的,因此我們選擇《走一走,瞧一瞧》這一課程作為活動的載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活動中我們主要運用了看看、說說、想想的表現等多種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幼兒園的環境和相關的工作人員。
同時,通過教師的語言、動作,來營造這種幼兒園的環境,并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總的來說,這次的活動目標還是比較明確、層次清晰的。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有待下一步解決:
1、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還不夠仔細,再下一階段的活動中教師應始終跟隨幼兒,并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光單單帶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相關的工作人員是不夠的,應結合幼兒的日常活動隨時進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90413.html
相關閱讀:我把小椅子抹得真干凈要求:
社會觀察活動??動物們的家
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社會活動《春天真美麗》
社會活動:小貓的新房子
我是小主人??中班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