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有內向孩子- 九招教你怎么溝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教育本就是個“春風化雨”的過程,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比較內向的時候,不要過于緊張。在發現孩子性格偏內向的時候,不要急著去改變,而是去考慮怎么去教育孩子。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家長怎樣和內向的孩子溝通。

  一、溝通沒有秘訣,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

  比如,有的孩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喜歡聽音樂、寫作和閱讀的特點,經常與孩子一起到書店去,在那里聽孩子向家長講述故事和書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聽音樂、做自家孩子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不斷進行鼓勵。成功的親子溝通沒有什么秘訣,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式。

  二、要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著避免打斷孩子的話、集中精力于交流的過程。為了便于做到這一點,溝通最好在安靜的地方進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擾。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飯或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要做到認真傾聽是困難的。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問題和觀點,有助于澄清事實,避免對孩子的誤解。經常傾聽孩子的聲音,你會發現,盡管你沒有對孩子提出許多要求和建議,你的孩子卻更多地向你提出問題。這是因為,善于傾聽的父母才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三、要創造機會交談

  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青少年不喜歡預約的談話。你想談的時侯,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只有他們想談的時侯,溝通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歡在晚飯桌上或睡前時間與孩子談話,有些父母則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不管選擇什么時間,我們都要知道,最佳的溝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的。切忌不要總是試圖在臨時想起的、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四、定期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既可以是嚴肅的,也可以是游戲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內容,只要是家庭內的事無論大小,都可以通過“會議”這一渠道來溝通來決定。關鍵是要全體參與,人人發表意見,因而它是平等的。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漸漸成為家庭成員共有的習慣,成為家庭“慣例”。

  五、有一本專門的對話本

  這是一種紙上的對話,旨在交換意見和感受。用“留言”的形式應該對年齡稍大點的孩子是較為合適的,可以接受的。對含蓄的中國父母來說,不易口頭探討的諸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等,用文字說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專門的本子,是為了平時可以“回顧”,將來可以“回味”。

  六、討論對孩子們來說重要的事情

  孩子們生活在不同于成人的另一個世界之中。有些事情對父母來說并不重要,甚至另人煩惱;但對孩子們來說就不同了,那可能是意義重大的事。父母不必假裝對孩子們的事情感興趣,但是必須對他們感情和觀點表示尊重。因此,經常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事情是必要的。 這里列出的主題是青少年通常所感興趣的:

  如果父母問孩子,“今天你在學校做了什么?”他很可能會回答說,“什么也沒做。”當然,這不是真的。孩子這樣回答其實是因為父母的提問太籠統,引不起孩子的興趣。父母不妨結合孩子正在學習的課程內容和學校的活動,問一些具體的事情,這樣很可能開始一段對話。

  七、討論相互間的差異

  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以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由于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著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范圍內,而不至于演變成一場沖突。

  八、避免過度反應

  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于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為了使交談保持友好的氣氛,父母絕對不要帶著焦慮和情緒與孩子交談;同時,為了體現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問題時,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語氣進行,如“你這樣做是怎么想的?”、“讓我們談談好嗎?”

  父母要努力成為孩子愿意傾吐秘密的對象,成為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樂意向他們敞開心靈。比如,你的孩子告訴你,晚上他和伙伴們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現的很吃驚且激動,或對事情的結果根本不感興趣,孩子以后就不會再對你說什么了。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九、對一時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先以微笑將其保留

  國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經過認真研究,提出“微笑協商解決沖突”的方法:

  1、分析確定沖突是什么;

  2、分析判斷沖突的實質是什么;

  3、找出解決這一沖突的各種辦法;

  4、 分析沖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5、 找出沖突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6、 實踐并檢驗調整雙方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最后,讓溝通成為我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溝通我們將生活的“垃圾”扔掉,將心靈的“垃圾”扔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99703.html

相關閱讀:父母念書給孩子聽的5個訣竅
教孩子唱兒歌的技巧
和寶寶一起讀童話書四要點
利用識字敏感期四妙招
民間故事的由來特點和形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