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親親自然》
在書店閑逛,這套書的標題把我吸引住了:親近自然,享受快樂,獲得智慧。是啊,大自然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快樂與智慧,只要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擁有善于發現,善于觀察的眼睛。
于是,把這套書搬回家。由于該書的攝影優美,文字淺顯又富于韻律,孩子很喜歡看。而這套書的主題,選擇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孩子既感到親切熟悉,又有興趣探知其中的奧秘。如《米從哪里來》和《玉米》兩本書,說的就是孩子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的事物,孩子非常滿足于從畫面和講解中得知從種子發芽、培育秧苗到插秧、施肥、除草噴藥,直至收割、脫谷的全過程,并且從農民辛勤耕作的圖片中,理解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含意。其他的幾本如《草莓》《有趣的葉子》等,孩子經常拿來做“教科書”,每次去植物園,必帶著《有趣的葉子》,要和媽媽一起找找“植物園的葉子全不全”,每次買了草莓,也不忘拿出書來“對一對”。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來自臺灣的蒙氏老師講座,才得知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學習習慣的養成:尊重書本,但更主動地觀察,用生動地實踐活動來驗證書本知識。十分慶幸,一套好書不經意間激發了孩子這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讀完這套書后的某日,帶孩子去農場游覽。孩子對路邊的玉米地陡生興趣,鉆進去不肯出來。問他,答曰:“我在看玉米呢!和我書里的一樣!”聽到這話我十分欣慰,孩子學會了在生活中學習,學會了觀察生活,這就是這套書送給他的快樂與智慧。
原載《父母》第3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52575.html
相關閱讀:利用識字敏感期四妙招
和寶寶一起讀童話書四要點
民間故事的由來特點和形式
父母念書給孩子聽的5個訣竅
教孩子唱兒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