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國際兒童癌病日”上,兒童醫院周小漁教授表示,近年來兒童癌病逐漸高發,雖然發病原因有多種,但很多與家長的生活習慣相關,孕婦一定要注意遠離輻射和化學類物質。
【案例】
懷孕期間在玩具廠打工 孩子8歲時患白血病
小宇的爸爸羅旺山說,直到2013年12月底前,孩子都很健康,在那之后,孩子總乏力犯困,而且時不時發燒。來長沙醫院檢查,被確診患上了白血病。
“醫院建議我們立即移植骨髓,可是費用要30多萬,哪里來的錢?”羅爸爸說,這一個多月來,小宇的病已經花費了11萬多元,對于這個農村家庭來說,醫藥費全由微薄的積蓄和親朋好友們的資助組成。“下一步該怎么辦,我真不知道。”羅旺山說,現在全家人都在絕望中。
羅家人從來沒有過癌癥病例,8歲的孩子為什么會患病?醫生對此曾做過了解,原來,小宇的媽媽懷孕時,曾在玩具廠打了5個月工,以做圣誕樹玩具為主,有一定的化學物質接觸,這可能是造成小宇患白血病的病因。
【原因】
兒童癌病高發 環境是主因之一
“兒童癌病每年都在增加。”周小漁教授介紹,有數據統計,兒童癌病近幾年來一直呈增加的趨勢,其中白血病是“頭號兇手”。
對于兒童癌病高發的原因,周教授分析,除了醫療水平發展帶來的就診率和診斷率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兒童癌病被檢查出來外,被眾人“詬病”的環境是主要因素之一,此外還有遺傳因素、病毒侵染等因素。
【專家建議】
七成兒童癌癥可治愈 但就診放棄率高
“在這些年就診經驗中我發現,兒童癌病的放棄率很高。”周教授介紹,兒童癌病存在不少困局,如惡性腫瘤的復發性、昂貴的醫療費用都導致放棄率高。
日前,國際兒科腫瘤學會以及國際癌癥兒童家長協會聯盟聯合發出公開信,強調患兒應得到正確治療和護理。
國際兒科腫瘤學會指出,70%的兒童癌癥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但大部分患兒沒有做到早發現和堅持治療。許多家長對兒童癌癥不了解、不夠重視,無法做到癌癥的早期發現。
“希望衛生部門將惡性腫瘤納入大病救助。”周教授表示,目前白血病已納入大病救助,但仍有多種類的惡性腫瘤未被重視。
注意:
孕婦切記遠離輻射和化學物質
孕婦一定要注意遠離高壓線、電腦等輻射,不要接觸化學類物質,避免食用有農藥殘留的食物。“新裝修的房子一定要注意,別太早住進去。”孩子出生以后,注意居住的環境,孩子感冒要及時就診,以防病毒對孩子的侵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25110.html
相關閱讀:孩子發育狀況不達標怎么辦
冷天兒童易反復呼吸道感染
一秒變潮寶,春游給BB拍照必備道具
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廚房用電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