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里,家家戶戶都備下很多年貨,很多大人對寶寶吃零食這件事也取消了限制,覺得就這么幾天,讓寶寶想吃就吃唄。不過,春節過后,很多家長犯了愁,由于孩子的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得過于肥膩,再加上零食想吃就吃,結果出現了“積食”問題。面對哭鬧不安的孩子,大人們慌了神。
記者采訪了山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潘月麗、山東省中醫院推拿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喬建君,為家長們支招。
“積食”的表現
小兒積食,中醫也稱“積滯”,是指小兒飲食沒有節制,停滯中脘,食積不化,而引起的一種脾胃病。
孩子患了積食往往會有幾種表現: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磨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寶寶大開的胃口突然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寶寶常說自己肚子脹,肚子疼;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心腳心發熱、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癥狀。
“積食”是標癥 脾虛才是本癥
潘月麗表示,如果知道孩子出現了“積食”的癥狀,應該迅速將孩子的飲食恢復正常。“飲食的量一定要減少,比如說孩子平時能吃一個饅頭,這時候家長不要再要求孩子吃下一個。期待值要有所下降,能吃半個就行。”
另外,需要對孩子進行“消食導滯”。消食比較好理解,可以用山楂片、消食片,導滯則需要加些理氣的元素,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潘月麗還向家長推薦了幾款成藥,比如導滯丸、化積口服液、消食片。“其實,積食是標癥,真正的問題是出在孩子的脾虛上。脾一直比較虛的孩子,更容易積食,家長應該格外注意,平時就應該給孩子健脾!睂τ谌粘=∑ⅲ嗽蔓愅扑]了“山藥米粥”食療方:取干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干凈,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穴位推拿 痱子粉可做介質
家長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的手法幫助孩子解決“積食”。
喬建君以三歲孩子的取穴和推拿次數為例:補脾經300次,清大腸300次,推板門200次,清胃經200次,順時針按摩腹部100次,按中脘和天樞穴各10-20次,推下七節骨100次!凹议L還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癥狀的輕重適當增減次數!
將孩子的拇指微屈,再用右手拇指從拇指尖推向指根,稱為“補脾經”;從虎口推到食指外緣的指端,稱為“清大腸”;以左手握住孩子拇指,以右手拇指自大拇指掌面第2節推向指根,稱為“清胃經”。
喬建君表示,這種方法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時可用滑石粉或痱子粉為介質,每天治療一次,每次15分鐘即可。
“積食”的兩個食療方
潘月莉建議,對于已經出現“積食”的孩子,家長還可采用這兩種食療方法。
糖炒山楂:取紅糖適量,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后讓孩子吃一點。
白蘿卜粥:白蘿卜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卜、大米分別洗凈。蘿卜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卜者可撈出蘿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記者 馬永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3515.html
相關閱讀:冷天兒童易反復呼吸道感染
廚房用電的安全措施
一秒變潮寶,春游給BB拍照必備道具
孩子發育狀況不達標怎么辦
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