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基礎,也是抵抗力正常發揮的保證。寒冷刺激會通過機體神經激素調節,促進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的代謝。 所以,在冬天,除了保證孩子的正常飲食,讓他攝入均衡的營養外,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
挑深色和橙色的新鮮蔬菜
天氣寒冷時人體產熱增加,需要補充含較高熱量的食物,如動物食品和谷類食品,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鹽等營養素的蔬菜的攝入。因為它們大多數不能由人體內合成或合成不足,又具有很重要的生理代謝功能,特別是促進生長發育和預防疾病、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能。深綠色葉狀蔬菜和橙黃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胡蘿卜素、鈣、磷、鐵等營養素,最好每天提供給孩子一些新鮮蔬菜。
曬中午戶外的太陽
民間有這么一種說法:“冬日曬太陽,勝似喝參湯”,可見冬天的太陽好處多多。在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3,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的鈣和磷,促進骨骼生長,預防佝僂病的發生;紫外線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在日光中的紅外線照射下,皮膚血管擴張,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不過要注意的是,冬天曬太陽的時間和夏天的不一樣。夏天要避開中午日照最強的那段時間,而冬天正好相反,要在每天上午10點以后、下午3點以前的這段時間里,讓孩子在戶外曬曬太陽。但是,在家里隔著玻璃曬太陽是起不到作用的,別看這一層薄薄的玻璃,效果可差遠了。
光靠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還不夠,3歲以下的孩子還要配合補充預防劑量的維生素D,尤其是在北方冬季和南方梅雨季節。根據《中國0~6歲兒童膳食指南》,除了讓孩子每天從飲食中獲得維生素D外, 南方孩子每天還需補充200-400單位, 北方孩子每天補充300-500單位維生素D。
另外,新鮮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氧氣,能滿足嬰兒大腦發育的需要;嬰兒的皮膚、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促進大腦皮層形成條件反射以改善體溫調節能力,增強機體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力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吃清淡易消化的“病號飯”
孩子生病時,食欲會下降,要過一周左右才能逐漸恢復食欲。如果孩子生病后體重下降或者沒有增加,可以給他在飲食上進行適當補充,以彌補患病期間的營養損失。但不用每頓都加量,可以給他額外多加一餐,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直到他體重恢復正常。母乳喂養的寶寶應增加母乳喂養次數。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病了幾天會影響生長發育和抵抗力的正常發揮,病好后就迫不急待地給他補充高蛋白的食物,這樣會使孩子因為攝入過多的蛋白質而導致蛋白質消化不良。孩子生病期間和疾病恢復期,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較好。
我想告訴你
母乳中含有對呼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的幾種免疫球蛋白,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所以,6個月以內的孩子最好能母乳喂養。孩子6個月后,要按月齡及時給他添加各種輔食,讓他能夠得到充足而均衡的營養。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要給孩子斷奶,盡量避開冬季和夏季,因為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和流行高峰期,夏季是腸道疾病多發季節,如果發生上述疾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此時斷奶不易成功。另外,斷奶在一段時間內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降低孩子的抵抗力,這時候斷奶孩子容易生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14831.html
相關閱讀:冷天兒童易反復呼吸道感染
廚房用電的安全措施
一秒變潮寶,春游給BB拍照必備道具
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孩子發育狀況不達標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