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為嬰兒準備圖書的好方法
說到書,讓我不禁回想起女兒還在我肚子里時,就跟著我這個責編準媽媽“看”書稿,十月懷胎的那個時期我的出書率非常高,因為我想把休息產假可能會耽誤的稿子趕出來。也許是被這種書的氛圍包圍,女兒好像對它很喜歡,所有的玩具都不如書能吸引她。于是,在她長大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為她準備的書都有很鮮明的特點。
比如:0-2個月,我給她準備的全是色彩鮮明的大張貼圖,主要還是各種小娃娃的,她會學著他們的樣子伸舌頭、看他們笑;3-6個月,動物、水果等卡片和寶寶書特別適合她發展認知能力比如識物和指認;會坐了以后,她自己把玩的書是很薄而輕、防水防撕且最好是軟皮邊角不鋒利。根據我的經驗,這類書的好處是:安全,邊角不會傷到小孩子尤其是眼睛;美觀,當小家伙的口水或飯菜灑到上面時,只要用布擦干凈既可;耐看,由于撕不破,它可以長久被使用;方便多用,由于頁數少,她可以用右手從前往后一頁一頁翻,再用左手從后往前一頁一頁翻,樂此不疲,既鍛煉了手的靈活特別是拇指和食指對握的高難精細動作,又在無意識中分辨了書的正反。我們都是把書正面給她看,并未刻意告訴她正和反,但時間長了,她無師自通,一旦書反著放了,她會毫不猶豫一只手把它調個方向擺正,再繼續她的翻書活動。當時,她不到7個月。想象一下,如果太沉的書,她哪里拿得動呀。
我在給女兒講書的時候會非常注意她的興趣和表情,即使我讀得再聲情并茂,如果她已經不再注意這本書了,那么我也就不再繼續勉強她,很快我便發現她喜歡的書都有這樣一些特點:
第一,顏色鮮明、圖畫大而簡單,背景和圖對比反差大。復雜的圖案很容易讓小寶寶累,而且分散注意,只有鮮亮的畫面會讓他們快樂并吸引他們的興趣。這種看上去內容少但以突出單一圖畫為主或圖片占據整個一面,特別能幫助嬰幼兒加深記憶,學得也快。
第二,圖畫要和真實的事物盡可能相象而非夸張。與學齡兒童不同,夸大或虛構的線條對于嬰幼兒來說,還過于抽象,他們無法理解這個圖畫也就不喜歡你要講的內容。有些書上畫的動物有時我區分起來都困難,她看上去更分辨不出,要是卡片上畫的東西和她平時看到的大相徑庭,她就抬手把它扔掉。
第三,如果是故事,內容要和孩子的生活有關而且一定簡單明了,至少她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經歷和體會,就算再復雜的道理也要用孩子理解的語言一句概括。同時,放下書,你能為她找到一樣的事物讓她感受,這樣的貼近才能豐富他們的經驗,不然她會茫然不知所措。
第四,要以積極的情緒和正面的行為為主。因為嬰幼兒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你是希望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那么圖書上畫的小姐姐用手擦眼睛這個不衛生的動作,就反而成為孩子模仿的示范。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正確的行為做范例。進一步再連同快樂喜悅的表情,會讓孩子自己的情緒也被感染得高興起來,從而鼓勵了好的行為乃至自信。
第五,畫面一定得和內容是相匹配的,建議以表示形容的和動作的為主。不然,你講了一堆內容,孩子其實就只是看到一個與內容無關的畫,等到你提問時她便找不到正確的位置。
我自己的職業也是從事出版的,自從有了孩子,便深感出版人擔負的責任重大。這不僅是傳遞知識和文化,關鍵是這關系到我們是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書的教育作用會對人產生深遠影響絕非夸大其詞,對此我深有體會。我開始借助圖書,來引導她養成好習慣和好行為。方法不難,事先我會先講書的內容,比如刷牙,我用壓韻的話來說“刷刷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然后我刷牙就讓她看著。以后不用書,我講,她想;我刷,她看。第一次她先在我的啟發中回想書上的畫面,輕易就允許我給她刷牙了。
以上,僅根據我那26 個月的女兒的喜好而發的感觸,適用于那些認為書比玩具更具吸引力的嬰幼兒。我真是覺得盡管書不是萬能的,但好書一定影響兒童的成長并使之受益。當然,出版社都認為自己的書不錯,影響力就要靠小讀者鑒定了。我母親跟我說,你們這些出版社能否不要在嬰幼兒兒書里面增加亂七八糟的小標志。我細問才知道,原來有不少童書甚至還包括兒童的畫報上,都會畫個很小的諸如小動物之類的形象放在書眉處,成人原本是想把圖書設計美觀些,不成想我家那個小家伙,觀察力不錯,專去發現這些大人輕易注意不到的細微變化,還使勁找。因為那些書眉上的標志都太小,她就一個勁低頭看,讓我們實在擔心她看書的距離和視力。
所以,作為一個母親,我會很挑剔地去選童書,送給孩子作為她的生日禮物和節日禮物,也希望這個禮物能跟著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多些美好的時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76255.html
相關閱讀:和寶寶一起讀童話書四要點
父母念書給孩子聽的5個訣竅
利用識字敏感期四妙招
教孩子唱兒歌的技巧
民間故事的由來特點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