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常做噩夢,媽媽要尋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安全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受訪專家/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張柏芳

  每個寶寶幾乎都有過做噩夢的經歷,這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一段時間頻繁地做噩夢,不但影響孩子的睡眠,更反映出孩子心理有嚴重的不平衡。當睡眠問題出現時,家長應該細心地觀察孩子,并誘導他們說出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焦慮,如是不是最近生活中有“新事件”寶寶還沒有適應,或者寶寶目擊了激烈的沖突,又或者最近寶寶聽到或看到過可怕的故事,等等。

  1 噩夢驚醒,

  先給孩子安全感

  凌晨,4歲的果果突然呼吸急促,隨即驚醒,口中不停地叫:“媽媽,媽媽,我怕!我怕!”媽媽問她怕什么,她說:“我夢見怪獸把爸爸吃掉了!彼膬芍恍∈志o緊抓住媽媽,全身顫抖。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安靜下來,再次入睡。這種情況最近的一個月已經發生了好幾次,雖然夢境不同,每次醒來后,果果都還記著剛才的可怕夢境,且不敢馬上入睡,常需要爸爸媽媽安慰很久才能再次入睡。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張柏芳接受采訪時說,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有道理的,噩夢往往是孩子潛意識中的不安全感、焦慮在夢境中的呈現。不過家長倒不必在半夜急著要問出孩子心里怕什么,這時一定要讓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安全的。那些嚇人的事兒已經結束了,爸爸或媽媽真實地在他(她)身邊。不僅僅是口頭的安慰,身體語言能夠更好地給孩子安全感——輕輕的撫摸他的頭、拍拍他的后背,抱抱他,親吻他的額頭,都能讓孩子更快平靜下來;蛘呖梢源蜷_小夜燈,還要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家里每個人都很安全。

  2傾聽孩子,

  解除內心的焦慮恐懼

  隔日白天時,再認真傾聽下孩子,找到讓孩子做噩夢的原因。張柏芳解釋說,家長要想辦法搞清楚,孩子到底遭遇了什么樣的創傷經歷或不良體驗,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心理疏導。如果還是解決不了,就得上醫院找醫生幫助了。當孩子說出讓他恐懼和焦慮的事情后,家長首先要表示理解、認同,而不是說“這有什么好怕的!”這種說法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甚至是否定,他們以后再遇到害怕的事便不再愿意告訴父母。

  如果孩子年齡小,難以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家長可以自己檢討一下,孩子最近的生活中是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如搬家、換保姆、換幼兒園等。這些在成人看來是件小事,對孩子的生活可能卻是重大事件,特別是有些孩子會把這些歸因于自己,如“換幼兒園是不是老師不喜歡我”,“換保姆是不是因為我做得不好”……頻繁地更換保姆有時會讓孩子認為“有一天媽媽也會突然不見了”,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或焦慮。

  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孩子重建這種安全感,比如可以告訴他換保姆是因為“阿姨家中有事要回去,并不是寶寶做得不好”,而且要強調“媽媽永遠愛寶寶,媽媽不會離開寶寶”。張柏芳提醒家長,在孩子幼小時不建議頻繁搬家、換幼兒園及換保姆。

  當孩子白天曾經目擊到激烈的沖突后,也會帶給孩子創傷、恐懼的體驗。如家長意識到寶寶頻發噩夢可能與看到父母吵架或打架有關,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釋,“爸爸媽媽吵架并不是因為寶寶做錯了事,媽媽當時情緒沒控制好,可能嚇到你了,現在我們已經和好了”,以消除這種創傷體驗對寶寶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如果父母還可以在孩子面前親親對方,讓孩子感受到你們是親密無間的,那時的沖突是沒有那么可怕的。

  3 孩子的閱讀題材,

  父母要做篩選

  另外,導致孩子做噩夢的原因還可能是聽了一個恐怖的故事(雖然大人也許并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么可怕),看了可怕的電影或電視節目,甚至一些游戲中的恐怖畫面也可能刺激到孩子,讓他們產生了聯想。資料顯示,2~4歲的孩子特別容易做噩夢,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產生正常的恐懼感,想象力發展極快。有調查顯示,10%~50%的兒童在3~5歲時常會做噩夢。

  張柏芳建議,不要讓孩子睡前看帶有恐怖色彩或可怕情節的電視或書籍,平日多讓孩子接觸有趣的、幽默的、平和的讀物。另外,要確保孩子能夠得到充足的睡眠。一些專家認為,睡眠時間不夠、睡覺沒有規律,容易導致孩子夜間做噩夢。生活有規律、心情平靜的孩子,就不容易產生恐懼的想法。

  Tips

  “夜驚”不是發噩夢

  有一種情況并不是真正的做夢,而“夜間悚栗”,有時又叫做“夜驚”。孩子在睡眠中突然坐起大聲嘶喊或說夢話,甚至呼吸、心跳加快又盜汗,兩眼呆滯,叫他們也不回答。幾分鐘后,孩子又自己安靜躺下睡著,第二天早上問他,也完全不記得這么一回事。

  這種夜間悚栗一般是發生在非快速動眼期,所以說不算真正的做夢。大約有5%的兒童有過此現象,和家族遺傳有關,也就是說家里其他人可能也有過相似的情況。這種情況頗為嚇人,是嚇著看到的家人,而不是他本人。

  其實,這對孩子本人沒什么傷害性,大部分只是偶爾發生一兩次就很少再出現。如果父母碰上孩子有這種現象時,千萬不要擔心,發生當時安慰孩子也沒什么效果,只要幫他擦擦汗就行了。

  有小部分孩子可能出現夢游現象,也就是爬下床,走出去,一旦孩子出現夢游,只要看好他們,別讓夢游者走出門外遭受碰撞就好。

  小練習:讓孩子不那么“怕黑”  

  每個人天生都會對“黑”有害怕的心理,而噩夢更能刺激或者強化孩子對于黑暗的恐懼?梢杂靡恍┓e極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認識“黑暗”:比如在晚上,和孩子一起從窗戶向天上望,讓他看看漆黑的夜晚,其實也會有星星和月亮這樣明亮可愛的東西存在;平時,給他講一些和黑暗有關系的有趣故事或者描述勇敢的故事;也可以在孩子房間的天花板上分散地粘貼一些熒光圖形,讓他的夜晚不至于黑得那么“嚇人”。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莊文斌 吳亮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37851.html

相關閱讀:冷天兒童易反復呼吸道感染
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孩子發育狀況不達標怎么辦
廚房用電的安全措施
一秒變潮寶,春游給BB拍照必備道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