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歲小兒吃鮑魚吃出便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安全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小兒秋冬易便秘,小兒便秘多為“實熱”,與肺燥和脾胃功能不好有關,不宜過食蛋白質太豐富的食物

  ●清燉雪梨、淮山煲鯽魚湯等“廉價”食材其實對孩子的脾胃更有好處

  今年2歲半的牛牛是個活潑壯實的小男孩,但讓全家苦惱的是,牛牛從小到大排便都很困難:大便沒有規律,有時兩天一次,有時三四天才一次,每次“拉臭臭”都哭得呼天搶地,把全家人都折騰得夠嗆。

  記者日前在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采訪時了解到,嬰幼兒便秘原來是很多家庭的共同煩惱,尤其到了秋冬季節,氣候干燥,孩子容易上火,大便干結,排便更是難上加難。那么,為何有些孩子每天排便通暢無阻,有些卻比登天還難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這道難題呢?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四大因素影響孩子排便

  今年三歲的佳佳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排便習慣。然而上個月,佳佳最依戀的媽媽出差一個星期,孩子因為想念媽媽,情緒有點低落,平時正常的排便規律亂了,“從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了兩三天才拉一次,再加上剛上幼兒園,孩子喝水比平時少了,大便又硬又干。”佳佳的奶奶說,結果等到媽媽出差回家那天,佳佳已經三天沒有排便,雖然有便意,但一脫褲子準備拉就喊“屁眼痛”,又哭又嚷,鬧得滿身大汗都沒辦法把大便排出來。看著孩子痛苦的樣子,媽媽只好出動開塞露,好不容易才讓孩子排了便。

  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張媛媛副主任分析說,像佳佳這種便秘,其實很大程度上與情緒有關。按照中醫理論,情緒不好會導致肝氣郁結,而肝氣郁結則會影響腸胃的運化。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會出現短期便秘的原因。

  此外,大環境和體質更是影響排便的兩大因素,例如在秋冬季,氣候干燥,人體缺水,腸道水分不足,大便容易干結,就比較容易出現便秘。再加上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也就是說肺和大腸是有密切聯系的,如果肺部燥熱,也可能會影響腸胃功能,引起便秘。另一方面,從臨床來看,不少孩子的體質屬于“實熱”,容易上火,導致便秘。

  精貴食物吃太多更容易便秘

  飲食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其中蛋白質攝入太多或蛋白質的性質不一樣,都會對孩子的大便產生影響。例如還在哺乳階段的孩子,如果喝的是奶粉,當中所含的酪蛋白不太好吸收,容易結成凝塊,就比較容易引起便秘。

  張媛媛指出,除了喝奶,飲食對孩子排便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有的孩子從小就不喜歡吃青菜和水果,喜歡吃肉類和煎炸油膩的食物,這樣的飲食習慣就很容易帶來便秘的后果。還有的家庭,認為孩子體質弱,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專門給孩子準備了昂貴的食材,沒想到卻讓孩子吃到拉不出大便來。

  “我就接診過一位三歲大的男孩,他是個早產兒,從小體質較弱,家人為了讓他長得壯一點,經常給他吃鮑魚,有時甚至一天吃一個,結果孩子個頭沒見長多快,倒是吃出了便秘。”張媛媛分析,像鮑魚、海參、花膠等食材,由于蛋白質豐富,民間認為特別有營養,但這些營養對于腸胃功能還不是十分健全的嬰幼兒來說,可能是過猶不及的,“不僅無法吸收,對于脾胃功能本來就較弱的孩子來說,無疑還加重了負擔。”

  專家提醒:

  時常便秘要排除病理因素

  此外,孩子如果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也很常見。張媛媛舉例說,像有些學齡兒童因為沒有養成清晨大便的習慣,到了幼兒園或者學校,忙著玩;驅W習,不能隨時排便,只好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類便秘是屬于病理性的,這是由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所以如果孩子長期排便困難,而且排出的大便非常粗,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做個檢查,看看有沒有患腸道疾病。

  “當然,我們不主張寶寶兩天不排便就簡單地斷定寶寶便秘。”張媛媛說,由于寶寶腸胃發育還不是太健全,排便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孩子一天要大便5~6次,但有的孩子一兩天或幾天才大便一次,但只要孩子食欲正常,精神狀態不錯,大便沒什么異常,就不用過于擔心。

  相反,如果孩子天天排便,但大便次數比平時減少,并且排便時很不舒服,排出的大便又硬又干,或者有拒食、嘔吐、煩躁等情況發生,那小家伙就有可能便秘了。所以判斷孩子是不是便秘,要根據孩子排便的規律仔細觀察,不要盲目下結論。

  專家支招:

  三招幫助緩解便秘癥狀

  專家建議,人工喂養的孩子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媽媽們平時應注意多給寶寶喝白開水,如果寶寶不喜歡開水也可以適當地加入蜂蜜、橘子汁,千萬不要用飲料代替水。

  對于已經開始吃成人食物的孩子,要注意搭配的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適當,盡量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膩,另外可多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平時還可以多給寶寶吃些含粗纖維的食物,如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小點心,這些纖維素能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還可增加食物殘渣,刺激腸壁,使便便易于排出。

  定時排便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也是防止寶寶便秘的重要手段。一般3個月以上的寶寶便可開始訓練。清晨喂奶后由成人兩手扶持,或坐馬桶,或坐多功能便座,每天按時進行,一個月后便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如果經過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理,便秘的問題仍無法解決,可以帶孩子到醫院看看中醫,嘗試吃些清肺熱和促進脾胃功能運化的中藥進行調理。以下三招可幫助緩解便秘:

  1.清燉雪梨

  雪梨可清肺熱,把雪梨燉熱了吃可降低其寒性,更適合小孩的脾胃。另外,與雪梨有類似功效的水果還有楊桃、火龍果、獼猴桃、香蕉等。

  2.溫水坐浴

  裝一盆溫水(水溫和平時洗澡水的溫度差不多),讓孩子坐在盆里,讓溫水刺激肛門產生便意。

  3.按摩腹部或“尾龍骨”

  腹部:順著腸道的方向輕柔地按摩。尾龍骨:食指和中指并攏,粘點潤滑油,往下推尾龍骨的位置,每天200~300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43226.html

相關閱讀: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孩子發育狀況不達標怎么辦
冷天兒童易反復呼吸道感染
一秒變潮寶,春游給BB拍照必備道具
廚房用電的安全措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