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何運用這股有效動力,幫助完美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
何為敏感期?
孩子從呱呱落地到會走路、說話、吃飯、寫字,孩子一切從頭開始,是如何完成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以適應這個復雜的世界?
那是因為自然賦予正在發育成長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蒙臺梭利指出助長兒童發育的動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個“人”或其他有知覺的生命個體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會對外在環境的某些刺激產生特別敏銳的感受力,以至影響其心智的動作或生理反應,而出現特殊的好惡或感受,這種力量的強弱,我們稱之為“敏感力”。
當敏感力產生時,孩子在內心會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力量才會消逝。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敏感期一詞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里在研究動物成長時首先使用的名詞,后來蒙臺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發現兒童地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將它運用在幼兒教育上,對提升幼兒智力有卓越的貢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162.html
相關閱讀:讓“左撇子”的孩子自由發展
七田兒童右腦教育課程具體安排
開發嬰幼兒右腦要掌握什么
藝術教育—開發右腦的科學方法
開發寶寶的智力要把握好“789”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