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里嬌生慣養。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一般家長能辦得到的都盡量給予孩子。知道嗎?次數多了這樣會潛移默化讓孩子性格的欲望性越來越高,變得自私自利、沒有毅力、沒有耐心、控制力極差。如果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性格的話,下面這篇短文可以幫助到你哦!
怎么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欲望?
1 等一等
孩子的有些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可以等一會再滿足他。如孩子有點口渴想喝水,這個要求當然是可以馬上滿足的,但是有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說:“水有點燙,我們等一下好嗎?媽媽幫你吹,一會就能好。”讓孩子試著等待幾分鐘,這并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但卻能讓孩子知道,什么是等待。等到孩子大一點,就可以逐漸延長這種等待,如夏天孩子喜歡吃冰淇淋,但又不易多吃,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吃多了要肚子痛,不舒服的,所以一天只能吃一支,你今天已經吃過了,再等一天,等到明天你就能吃了哦!”讓孩子有希望,延緩滿足他的要求,既不會傷害孩子,也鍛煉了他的耐心。
2 通過努力獲得
在延緩滿足孩子要求的同時,也可以鍛煉孩子的其他能力。如孩子想要某個玩具,而你也覺得這個玩具可以買,這個時候不用馬上沖到商場買回來,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得到這個玩具,但媽媽有個小小的條件,那就是你要每天堅持自己刷牙,如果你能堅持一周,媽媽就買給你。”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好處,首先,能鍛煉孩子的耐心,讓他克制自己的欲望;其次,能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第三,能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情都是要通過努力,才能獲得的,想要達到目的就要努力爭取。
3 跟著計劃走
延緩滿足孩子的要求,鍛煉孩子耐心和自制力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學會“節約”。如給孩子一盒糖果,告訴他,每天只能吃多少顆,如果他做到了,吃完這盒還會繼續給他買,如果不按要求做,就不再買了。通過這樣的安排,看孩子能否很好地按計劃行事,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4.父母前后一致的態度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成為父母后,才開始學習怎樣當父母的。孩子的成長有許多不同的階段,而每一成長階段的寶寶,需求當然不一樣,因此,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態度也要一致。如果父母前后的態度不一致,讓孩子覺得大人的原則和態度總是變來變去的,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5.給予積極的鼓勵與關懷
延緩滿足并不是限制孩子的需求,因此,當孩子出現需求的時候,父母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如果要求合適,但可以等一會再滿足的,那就讓孩子等一會,如果他做到了,給孩子鼓勵和表揚,強化孩子學習的動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15818.html
相關閱讀:5歲孩子必學的7種生活技能
實行金錢獎勵法注意三原則
造成孩子成績差的8宗罪
男女孩如何各有出色氣質
為何美國父母不供孩子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