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色彩越來越濃厚,從心理學角度設計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腦科學的
發展使心理學更清晰、更客觀地闡明了人類學習的機制?茖W家們研究發現:右腦在培養人的各項能力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因此,以開發右腦為突破口.探討教學改革途徑,必將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它們分工各有側重.左半球掌管語言、邏輯分析和連續計算功能,稱之為“邏輯半球 ;右半球掌管空間、形象、圖形、繪畫及音樂知識,是各種富于形象、感情的心理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稱之為 情感半球 或“形象半球 ,這兩半球通過腦粱溝通.相互髟響.相互合作。但一個半球功能加上另一個半球功能不等于兩個半球功能,整個大腦的功能是大腦半球功能的近lO倍,因此.如能積極調動兩個半球參與學習.得到的效果將成倍地增加。
學習就是獲得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過程,而能力中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的獲得.都與右腦密不可分。觀察的機翻是觀察過程中的信息以各種形象先進人右腦.然后由左腦將其符號化、語言化,因而只有充分啟動右腦,觀察才會深人、細致、全面、卓有成效;記憶的機制是右腦將形象材料 錄像 ,然后出 邏輯半球”左腦貼上 標簽 ,可見.左右半球對記憶有協同作用。僅靠語言的記憶主要在左腦,就是。死記硬背”.而形象記憶.理解記憶主要是右腦在發揮積極作用;注意的機制也是由于右腦。信息形象”的存在,使人的意識與客觀事物保持經常聯系的結果。另外,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學習時的情緒及精神狀態.明確的學習目的,堅強的意志品質都是增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這些都與。情感半球”密切相關;思維的機制是先從右腦產生出形象,再通過左腦使其語言化的過程;想象則是將人腦中的舊表象重新組合,構造出嶄新形象的過程,它屬于形象思維范疇,也與右腦密切相關。
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說是重左腦而輕右腦的.表現在教學中重說教輕情感.重邏輯推理輕形象直觀,重講授而輕探索,重理論百 輕實踐。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限制右腦的開發,不能實現左右大腦半球的協同作用.影響了能力的培養。可見.要提高教學效果,應努力挖掘右腦潛能。在近幾年教學工作中,我們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嘗試。
加強情意教育,活化右腦腦生理學證明.明確的學習目的.強烈的求知欲望會使右腦迅速啟動,順暢地接受各種信息,并通
過腦粱接通左腦。所以,必須加強情感教育。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心理狀況,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這樣學生愛戴、信耪教師,就會尊重教師的勞動,把老師作為學習的楷模,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其次,可通過一些典型人物、事倒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明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增強責任感;第三,通過一些“時髦”話題,或常見現象的解釋。提高學習興趣,如從克隆羊“多利 談細胞分裂及遺傳變異的知識;從“向日葵,花兒黃,朵朵葵花向太陽”談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從“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的成功,談未來基因工程的發展方向等。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注重形象直觀,充實右腦形象材料會直接調動右腦積極參與.也有利于左腦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且各種直觀材料配合使用.才能使大腦獲得最大信息量。為此,我們除利用現成的直觀教具外,還自制了許多教具.如講減數分裂時,我們制作的教具有計算機電腦動畫、活動投髟片、用尼龍粘扣做的立體粘貼圖等.配合掛圖,分別在講授新課、復習和第六章講遺傳規律時使用一種或兩種。另外.要注意語言直觀.形象生動地描述一些概念或過程,比如用鐵絲和彈簧比喻染色質和染色體.用保險絲的折疊變化來比喻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形態變化,用旋轉的樓梯比喻DNA的雙螺旋空間結構等。通過這些直觀手段,增加新奇感,使抽象變具體、靜態變動態、使腦中神經元更多地受到激發。采用探索法教學,動右腦探索法是將教學內容設計為一系列相關問題或造成問題的情境,由學生獨立或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索。為了預測而調動起來的右腦形象思維比平時要大且清晰,猜中時帶來的喜悅與猜錯時的遺憾.都會使問題印在大腦里.加深記憶。如講生長素促進果實發育這一生理作用時,我們設計的問題有{1)果實是由花的哪一部分發育來的?(子房)f2)促使子房發育的生長素可能來自哪里?{發育善的種子){3)怎樣驗證這一點?(將種子在發育早期去掉){4)子房果然投有發育成果實,那么如果有人提出可能是種子發育過程中的其他因素促使果實發育,怎樣反駁此觀點?(在沒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子房真的發育成果實.說明果實的發育依賴于種子發育過程中產生的生長素)經過這一系列探索,學生對這一生理作用記憶非常深刻。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知識.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征.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齊動手能力,鐓煉右腦美國某大學罰查發現,學習尖子中至少20%是左撇子,這是因為左手受右側大腦神經支配,左撤 .子鍛煉右腦機會多,健將兩個半球有機地結合起來,大腦利用率更勝一籌。由此看出,我們應有意識地讓左手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讓他們有真正動手鍛煉的機會。為此.我們除了重視課本實驗操作外.還讓學生參與到教具制作和使用中來.如在講減數分裂時.讓學生用投影膠片做出染色體.涂上顏色,在投髟儀上排出某個時期的狀態,這樣培養了動手能力,使學生對這些直觀材料印象更深,興趣也濃厚,課堂既生動活潑又可達到高效率。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發揮主體性教學不可缺少的節。
綜上所述.深化教學改革與調動右腦密不可分,但我們強調調動右腦.并不等于忽視左腦,而是應該注意兩大腦半球的協同
關系,使它們密切配合,交叉利用,深挖大腦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4032.html
相關閱讀:開發寶寶的智力要把握好“789”原則
七田兒童右腦教育課程具體安排
開發嬰幼兒右腦要掌握什么
藝術教育—開發右腦的科學方法
讓“左撇子”的孩子自由發展